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智能化 创新性 国际范儿——在“农业奥林匹克”上触摸中国农业发展“脉动”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4-10-31

(新华社记者 陈晨 姚友明 闫馨禾)蔬菜不是种在大田里,而是长在楼房里;温室大棚铺上“地暖”;葡萄、番茄都能实现机器人采摘……这颇为奇妙的一幕幕,出现在第31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展现着科技赋能农业发展的生动图景。
  这项展会有“农业奥林匹克”之称,是观察中国农业发展的一扇窗口。连日来,记者穿行在展馆、论坛之间,切身感受到,中国农业向“新”生长、向“智”发力,连接世界的“脉动”强劲有力。

未命名-1.jpg

这是杨凌智慧农业示范园智慧温室内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种植的蔬菜(10月26日摄)。

  本届农高会25日在“中国农科城”陕西杨凌举办。开幕首日,来自国内外的20余款农业机器人登台比拼,智能采摘、自动播种、无人驾驶等技术让人眼前一亮。
  由西安交通大学机器人与智能系统研究所研发的一款智能葡萄采摘机器人,每4秒钟就能完整采下一串葡萄。“‘无人产品’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研发团队成员殷玉涵说,他们研发出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感知技术,使这款机器人能在不规整的果园内使用,节省人力,提高采摘效率。
  本届农高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农业新未来”,与会者普遍认为,科技创新正带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市场格局的重塑和产业结构的升级。丰农控股集团首席人才官钱永华说,智能化决策、自动化生产和数字化转型,将是未来农业发展的显著特征。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3.2%,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跨入世界第一方阵。农高会上,不断亮相的智慧农业发展成果,也将未来农业的图景逐渐铺展在人们眼前。
  走进田间展区的植物工厂,绿油油的生菜被栽种在无土栽培床内,如货架一般一层层叠放直逼天花板。在这里,从播种到催芽、分栽、收获,蔬菜生长全程自动化,且环境和营养精准可控。以生菜为例,只需 42天便可收获,比传统大田种植缩短一半时间,还节能环保、避免了对土壤的破坏。
  无独有偶。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发的“棚掌柜·小棚”设施园艺智能体,则将高校科研成果、农民实践经验和田间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相结合,可以解答设施大棚管理中的各种疑问。“既教你干、又帮你干,农户当‘甩手掌柜’已不再遥远。”研发团队成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副教授孙先鹏说。
  既有科技感,又有国际范儿。作为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所在地,本次活动杨凌吸引了上合组织10个成员国、2个观察员国和 14 个对话伙伴国全部参展,“中国农科城”正成为国际农业交流合作的新高地。
  据上合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办公室常务副主任马静介绍,截至目前,基地已在上合组织国家建成1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完成110多个优良作物品种的品比试验和高效栽培技术集成与示范,农业技术累计辐射面积达200多万公顷。
  中国农业快速发展的成果正惠及世界。本届农高会上,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卡里尔·哈什米表示,未来,巴基斯坦会积极借鉴中国的经验与智慧,构建连接两国的绿色创新走廊,引入最前沿的农业技术,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增强农业发展韧性。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