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郭鸿雁)近日,南江县侯家镇灵官村风箱沟山坪塘治理工程建设以工代赈项目施工现场一片繁忙景象,20余名工人正紧张有序地修筑堤坝、修建排洪渠,劳动场面热火朝天。
“现在我不仅能在家里种庄稼,还能在家门口挣钱,一天就可以挣200元左右,以工代赈真的好啊。”灵官村村民何俊伦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工代赈,即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工程建设,通过就近务工获取劳务报酬,带动乡亲共同致富。据悉,侯家镇此次以工代赈项目总投资530万元,涵盖新建及硬化产业道路4公里、提灌站1座、灌溉渠3公里、蓄水池2口,整治山坪塘6口以及整理土地80亩。目前,已实现路面硬化2公里,整治山坪塘5口,提灌站项目正在稳步推进中,预计2025年3月底所有项目全面完成。
为切实贯彻以工代赈项目以“劳务”代“赈济”的宗旨,侯家镇优先吸纳当地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尤其是脱贫群众、特殊困难群体、低收入家庭等,助力他们就业增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托项目积极开展劳动技能培训,针对参与务工的群众进行基础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务工技能,促使群众尽快掌握技术实现上岗就业。截至目前,已培训以工代赈务工群众100余人,项目实施带动了89名村民就近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218581元。
该项目完工后,将显著提升产业基地道路设施水平,改善粮油园区农田水利设施条件,为农田灌溉和农业生产提供便利,推动产业发展。预计储水量可达4万立方米,灌溉土地 1000 余亩,受益群众达2500余人。
沿着平坦的水泥路,来到灵官村姜家湾山坪塘,水塘承包农户姜良洲正在向池塘里投放鱼苗。“我前几天投放了 1000 余条,今天又投放了 1200 余条,大概能赚4万块钱,以前真是想都不敢想。”姜良洲笑得合不拢嘴。
“下一步,侯家镇将狠抓项目管理,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有效改善农业农村设施条件,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及时发放群众劳务报酬,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为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侯家镇党委书记林仲铭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