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文 记者 何金委 文/图)眼下正值罗氏沼虾鲜活上市的时节,10月27日,走进邻水县复盛镇和平村的200余亩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再生稻稻花香扑面而来,记者看到十多位村民站在围绕稻田四周的沟壑里,娴熟地起出布放在水中的渔网,随着渔网的收紧,鲜活的罗氏沼虾蹦跳着,整个田野顿时沸腾起来。
种养殖现场
“今年的虾子炮头多,一两以上的虾占了差不多一半,最大的在1.5两以上,目前市场价每斤63元,单产500斤左右,加上头季稻、再生稻的产量超过1500斤,每亩产值有望达到3万多元。”稻渔综合种养基地业主冯相文兴奋地说。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复盛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积极回引乡友发展现代稻渔综合种养业,探索“罗氏沼虾+小龙虾+水稻”的生态绿色发展之路,既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保证稻虾的肉质鲜美,实现“双赢”目标。
村民喜获丰收
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立体生态种养模式,业主所喂养的罗氏沼虾排泄物是天然的有机肥,不仅提升土壤肥力,还能保证水稻产量。而水稻对鱼、对虾的好处是稻子的根须会产生氧气,促进水质的改善,这样水稻、虾在生长过程中互促互进,达到了稳粮增收、提升品质的效果。
据基地技术主管冯五星介绍,每年4月、5月份稻秧栽下去后就开始放罗氏沼虾苗,每亩放35000尾左右,水稻头季稻收割后、再生稻成熟期放掉一部分水,10月、11月份收获罗氏沼虾成虾、再生稻,再放养小龙虾,至来年4月份前,收获小龙虾成虾。此外,基地还常年吸纳当地10余名村民就近务工,增加收入。
“业主回来承包田地,平时我就帮老板喂虾、除草、管理水稻等,干完活回家还可以做家务活,每年从3月份忙到11月、12月份,都有工资收入,加上土地租金,总体算下来一年有2—3万元的收入,跟业主还学到了种养技术,家里也照顾了,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非常满意。”和平村村民杨建安如是说。
据悉,罗氏沼虾是一种热带虾,对水质、气候、种养培育等饲养条件要求较高。冯相文表示,接下来,将加大技术投入,加强科学管理,推广两虾一稻模式,养好小龙虾和罗氏沼虾,种好优质稻、再生稻,全面推动“育、耕、种、防、收”全产业链发展,持续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带动更多的村民就近务工,把稻渔综合种养发展成助农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近年来,邻水县持续挖掘资源禀赋,大力发展种养结合特色产业,提升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出了一条“农民增收、产业增绿、稻渔共生”的乡村产业振兴之路。截至目前,全县稻渔综合种养面积已达4.5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