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叶妍洁 李鹊会 张颖
近日,笔者走进眉山市东坡区多悦镇正山口村,这座4年前由4个村落合并而成的小山村,如今因集体经济的蓬勃发展而焕然一新。快递超市、道德超市、橘香园餐厅等13种集体经济形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集体经济收入从最初的18.5万元跃升至超百万元。
面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机遇,该村探索以集体经济为基石,推动乡村治理向“数字化”“高效能”转变的新路径。
“我们与中国移动合作,在小程序上,围绕我们村的一事一物建立了专属的数字化平台。”该村党委书记张文胜介绍。
正山口村党委书记张文胜正在向村里老人讲解数字平台使用方法(李鹊会 摄)
据了解,该小程序整合了天网、雪亮工程等多项资源,提供农技课堂、随手拍、积分管理等9项服务。平台上线仅一个月,就有超过1200名村民注册使用。
然而,数字化建设并非一帆风顺。74岁的张全龙大爷就遇到了使用困难:“村里网络搞得好,但我用着还不太熟练。”针对这一难题,该村在通信服务站设立服务窗口,选派后备干部驻点,为老年人提供数字平台使用培训。同时,每月15日的党群活动日,村里还会举办培训班,帮助老年人熟练使用智能手机。
数字平台搭建完成后,如何将其与乡村治理有效结合成为关键。
为此,该村制定了《乡村治理积分管理实施方案(试行)》,涵盖爱国守法、共建共治、产业发展等5个方面。村民每人基础分为100分,通过线上在“随手拍”栏目上报问题、参加线下公益活动等方式可获得额外积分,最终累积积分直接与村级集体经济分红比例挂钩。
“通过手机不仅可以了解村上更多信息、办事更方便,还可以一起参与村子的建设,享受村集体经济分红。”村民周丽芬说。
以数字化建设为契机,将乡风文明建设转化为积分制度,辅以集体经济分红激励,形成闭环。这是信息化驱动下,该村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前期,我们利用集体经济收入发展新业态,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未来将有更多分红机会。这也是解决集体经济分配难题的一次尝试。希望能够激励村民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共同助力乡村振兴。”张文胜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