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稻谷黄,近日,天兴镇1200余亩再生稻呈现出一幅生机勃勃的“丰”景。抬眼望去,稻穗沉甸甸地垂下,犹如串串金珠,稻田间秋风起,金色的稻浪随风摇曳,卷起层层“波浪”,阳光下,金色的再生稻田波光粼粼,格外引人注目。
“今年,我们龙凤村共有200余亩再生稻,由于产量高,米质好、食味佳,所以大家都愿意种。”天兴镇龙凤村党支部书记曾晓钦介绍,“今天,我们特意组织了党员干部来帮忙整理再生稻田边,为后期收割做准备。”
近年来,天兴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同步推进良田、良种、良法,持续释放再生稻发展潜力,筑牢粮食安全防线,为农民增收致富铺就一条新“稻”路。
“这种稻子不仅管理起来轻松,收割后还能再长一季,再收一次,今年雨水充沛,阳光充足,第一季稻长势喜人,亩产有400-700公斤左右;第二季亩产预计在400-550公斤左右,总体亩产提高,我们的腰包更鼓了”。种植户鲁树英说。
据了解,天兴镇的再生稻选取的是再生能力较强的杂交稻品种,利用头季收割后稻桩上存活的腋芽,经过适当的栽培管理萌发稻穗,一次种植两次收割,省种、省工、省水、省药、省秧田,同时,在管理过程中运用了靶向叶面肥技术,进一步增加了再生稻的抗旱能力及产量水平。
“靶向叶面肥技术旨在通过‘靶向营养’,促进稻桩基部组织重启分蘖模式,让原有的水稻品种间的再生力差异归零,喷施再生稻靶向叶面肥后,可使再生芽生长健壮,抗旱能力强,成熟早,穗子大,能达到中稻群体水平。”天兴镇高级农艺师隆兴成介绍,“此项技术已辐射带动泸州、宜宾、乐山等周边地区2000余亩再生稻发展。”
下一步,天兴镇将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积极整合粮食生产发展、稻谷补贴等农业项目资金,出台再生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引导农户稳定发展再生稻种植,并积极组织宣传培训、送技下乡等活动,通过技术提升带动粮食产量提高,增加农民收入,全面推进再生稻种植推广工作,助力乡村振兴。(供稿/供图:泸县天兴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