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巴中市巴州区枣林镇灵山村探索“党建引领·产业强体·服务蓄能”的发展思路,以党建筑牢根基,以产业致富人民,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描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党建固基,激活发展动力。支部班子“带”。以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吸纳3名返乡农民工、退伍军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充分发挥“支部引领、干部带头、党员带动”的作用。党员队伍“引”。采取“一名党员挂联一个集体经济项目”的方式,动员40余名村组干部和党员,与本村重点企业、大型专合社和种植养殖大户结成定点帮扶对子23个,为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党建联盟“聚”。创新成立枣林镇茶旅产业党建联盟,对党建联盟区域内的灵山、七里扁、牌坊梁3个村的人、财、物进行统筹使用,助力区域产业协同发展,围绕茶旅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等事项召开联席会议10余次。
高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专业规划为“先”。邀请中国人民大学专家团队实地调研,结合红四方面军第四军军部旧址、全国“四大书法碑林”、茶产业、水果产业等文旅资源,编制灵山村乡村发展规划,构建“五园一带两中心”的产业转型发展空间业态。产业发展为“要”。做优茶叶龙头产业,整合中省资金70万元入股四川遐神云雾茶叶有限公司种植有机茶叶2000余亩,并配套建设1000平方米茶叶加工厂1座,400平方米茶文化体验中心1座。每年茶产业可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200余人,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近4万余元。开放宣传为“媒”。用好“传统村落”名片,打造“胜秀灵山”品牌,为持续扩大市场知名版图,灵山村连续举办3届“枣林镇避暑节暨灵山云雾茶博览会”,获众多国内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实现“人气”“财气”双丰收。
惠民便企,奠定发展后劲。共享发展“红利”。村集体在注重建设集体资产保增收同时,加强集体成员聚合力,近年来村集体为村组退职干部及80岁以上的集体成员缴纳医疗保险,向聚居点居民免费供水,为130户集镇居民免费提供垃圾清扫、转运,以实际行动增强集体成员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同感和参与感,切实提高集体成员的幸福指数。厚植营商“沃土”。村党支部书记敢于擦亮诚信招商名片,积极兑现招商承诺,让利企业,落实专人开展“巴中跑团”服务模式,协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用地、用水、用电、用工等生产生活问题,办理9宗设施农用地手续,服务16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承接“巴山红色贷”305 万元。亮出服务“实招”。村集体在经过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民意基础上,将来村多3年、产业发展好、为集体发展作出贡献、集体成员认可的2位业主户籍落户灵山村,让“外来者”成为“自家人”,真真切切,让业主留得住、项目引得进、投资有成效。(供稿:巴州区枣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