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蔓君 徐玮 文/图
暑去秋来收获忙,在绵阳市涪城区杨家镇鲜家坝村的“天府粮仓·百县千片”水稻千亩高产片上,收割机与运粮车在金黄的稻田间来回穿梭,交织出一幅崭新的秋日“丰”景图。
今年以来,涪城区锚定高质量发展主题,做精农业产业,夯实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激活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新引擎,书写出“产业兴、乡村美、百姓富”的涪城故事。
丰谷镇廻龙沟村藕田
产业出精品
“这个水稻品种,抗病性强,生育期适中,香味浓,确实值得推广。”在近期举行的水稻品种展示现场观摩会上,“奥富优287”出色的综合表现让来观摩的农户赞不绝口。
该区始终坚持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三品”工程为引领,实现品质、品种和品牌提升,聚力打造精品农业。全区培育水稻、小麦等新品种74个,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普及率达98%以上。通过开展“绵品出川”活动,“涪城蚕茧”“涪城芦笋”等农业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今年以来,该区累计完工农田水利建设项目4个,新增和恢复灌溉面积2.24万亩,打造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集中连片粮油千亩高产片4个,持续提升粮油生产综合效益。
丰谷镇廻龙沟村莲藕丰收
乡村提颜值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该区结合村社“五清”工程,持续深入推进乡村建设,在提升乡村“颜值”和群众生活品质上狠下功夫。
通过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水平;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开展村庄清洁暨庭院美化行动等,全区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保持在100%,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达100%。该区还持续开展农村“厕所革命”,农村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8.77%,农村公共卫生厕所村占比达100%,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提升,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全面覆盖。
杨家镇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村民增幸福
如何提升农村群众幸福感?该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探索出政策引导型、产业带动型、生产服务型、租赁经营型、入股分红型、共建联营型等6种发展模式,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达1.41亿元。
此外,该区全域推进“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智慧乡村治理省级试点,将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纳入“积分制”管理,引导群众运用乡村治理平台开展积分数据收集、汇总及统计等工作,全区所有行政村均完成乡村治理平台入驻。该区累计发送村书记公开信1066条,三务公开2782次,村民参与说事592次,各村累计已运用积分兑换商品现金券16042.5元,切实推动家风、村风、民风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