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铃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李全民
9月5日,在房石中药材现代林业园区,一场关于黄连的“金色革命”正在悄然上演。放眼望去,一个个忙碌的身影正穿梭在山间的陡坡地上,忙碌着采摘、收割、搬运,一派繁忙景象让人感受到丰收季节的宜人景致。
“这些天在这里帮忙收黄连,每天有上百块钱的收入,补贴家用还是不错的。”村民董雪梅一边收割黄连一边高兴地说道。
村民采收黄连
据了解,黄连是一种在传统中药材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植物,其主要生长在气候凉爽、湿润的山区地带,具有极高的经济和科学价值,备受市场青睐。
经过5年持续不断的精细管理,到今年秋季,种植大户董成家的黄连首次进入收获期。当一株株黄连被务工村民剪掉枝叶和根须后,呈现出枝肥、肉厚、条长、色艳的状态,董成将其拿在手里仔细端详,称赞不已。“看嘛,这黄连长得好,大丰收!今年市场价是400元每公斤,我手上这一块就值一两百元!”董成望着自家正在采收的黄连,满脸喜悦地告诉记者,他家现在共种有40余亩黄连,每亩地能收200~300公斤,今年卖完以后有300多万的收入。“很满意!以后还想扩大种植规模!”
在2019年,房石镇便招引来中药材种植大户到房石镇进行黄连种植,在这些大户的带动下,其他村民也逐渐加入黄连种植,何三泽就是其中一员。“以前啊,这些老林在我们眼里就是个摆设,顶多砍棵树换点小钱。没想到还能种药材呢!现在,咱们就跟着村子里的大户一起种植,不光是黄连,还有淫羊藿、大黄啥的,收益都挺好!”
近年来,房石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采用“专合社+基地+农户+集体经济”的联农益农机制,打造出股权紧密相连的经营联合体和利益共享体,实现了从“资源到股权、资金到股金、农民到股民”的蝶变。昔日无人问津的荒山野岭,摇身一变成了“金山银山”。
截止目前,林下全药材产业每年吸纳本地农户长期务工人员150余人、季节性务工人员2800余人,人均务工年增收2.4万元以上。
“路子选对了,发展的步伐就稳健了。今年全镇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多万亩,黄连就种了1.5万亩。此次收获的100吨黄连,卖出4000万元,正是房石镇林下中药材产业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房石镇党委书记李中波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会持续拓展种植面积,延伸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打造具有青川特色的中药材区域品牌,努力实现中药材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目标。”
“这几年,青川县按照“2+3”农业产业布局,依托绿水青山,借助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契机,突破性发展中药材产业,截止2023年底,全县累计发展中药材6.1万亩;重点发展青川天麻、黄连、淫羊藿、杜仲(黄柏、厚朴)等“三木药材”为主导的适生品种,综合产值超10.1亿元,实现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青川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青川将利用国家储备林林下经济项目建设持续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到2027年,全县发展中药材20万亩,力争引进1-2家中药材精深加工企业,建林药观光园区增加旅游收入,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百亿中药材产业,谱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