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丹巴县:用好中药材种植金“药”匙 打开乡村振兴“致富门”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4-09-06

(马瑞雄 降初泽郎 记者杨琦)“2022年,川贝母首次采收实现产值100万元。如今,川贝母种植规模从最初的30多亩扩大至120多亩,预计今年产量将突破一吨,产值将达到400万元”。9月5日,在丹巴县丹东村中药材种植基地,甘孜州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石菊莲介绍道。

未命名-1.jpg

中药材川贝母

时下正值中药材川贝母采收期,丹东村的村民抢抓晴好天气,有序采收,一片忙碌的丰收景象。丹巴县历来就出产野生羌活、贝母、虫草、天麻等名贵中药材,且多数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丹巴县引入专注于中药材培育种植的甘孜州佳源中药材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在丹东村建成了羌活、川贝母中药材种植基地。

随着中药材种植面积的不断拓展,为当地创造了更多地就业机会,从最初的每天20人,到如今平均每天40多人,劳务费就达到60多万元,再加上土地流转费,基地每年能为当地提供收入100多万元,让丹东村及周边二道桥等村的群众在家门口增收。

未命名-1.jpg

中药材川贝母

“我们每年要在基地务工100多天,每天工资100元。我们的工作包括锄草、采收贝母与羌活,不仅增加了收入,也让我们学到了中药材种植技能。”说起在家门口务工,丹东村村民株尔下脸上洋溢着笑容。

“除了在丹东村扩大种植规模,我们还在全县范围内推广中药材种植,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石菊莲告诉记者,如今,羌活、川贝母的种植已走出丹东镇,在全县范围内铺开,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涉及格宗镇格宗村、东谷镇永西村和拔冲村、巴旺乡水卡子村等多地。

未命名-1.jpg

村民采收川贝母

一株本草,富了百姓,靓了乡村。近年来,丹巴县大力发展名优中药材种植,建成甘孜州最大的羌活繁育基地,育有羌活种子种苗260亩,年产羌活种苗500万株,贝母人工种植基地150亩,繁育大棚超3万平方米,藏灵芝示范基地50余亩,名优药材实现规范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成为了农民群众增收的金“药”匙,打开了乡村振兴的“致富门”。(丹巴县委宣传部供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