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垂红穗,农民喜丰收。眼下,南充市顺庆区芦溪镇成片的大红高粱陆续成熟,颗粒饱满的高粱穗傲立枝头,丰收的景象染红广袤的山野。
9月2日上午,走进顺庆区芦溪镇席家山村,只见一串串高粱穗将秸秆压弯了腰,集中连片的高粱层层叠叠,随风摇曳。两台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作业,将一株株高粱连秆带穗卷入其中,收割、摘穗、脱粒、秸秆粉碎、装车,一气呵成。种粮大户韩晓伟站在田边,指挥着收割机精准地收割,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农机手驾驶收割机收割高粱
2016年,韩晓伟脱下戎装,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选择回到农村,服务农业,在广袤的乡村舞台大显身手。2022年,在收到南充战友的邀请后,他来到顺庆区考察农业发展情况,经过与相关部门和镇政府多次沟通,韩晓伟投资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并提出密集种植等农业技术。目前,他在芦溪镇承包复耕撂荒土地4700余亩,种植小麦3700余亩、高粱2000余亩(部分是复种),解决了本地300余人就业增收问题,2000余户村民从中受益。
“今年,我们高粱预计产量在500吨以上,总产值300万元,目前有5名农机手、2台收割机进行收割,预计一周内可收完。”韩晓伟告诉笔者,随着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主要粮食作物生产需要,顺庆区委、区政府新建设了粮食烘干房,面向周边农户提供粮食烘干服务,预计在下月就能投入使用。
“烘干房的建设有效解决了周边农户主要农作物的晾晒难、储存难问题,有效减少粮食产后损失,确保粮食产能进一步提升,为农作物丰收提供有力保障。”南充市顺庆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民增产增收,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近年来,南充市顺庆区积极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应用,通过高标准农田改造、宜机化建设等措施,已经为全域全程农业机械化打下了坚实基础。目前,顺庆区已建立农机化服务网格28个,全区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69.15%。同时,通过农机化网格的建立,农机大户和能人的带动,以及农机手的培训,顺庆区正逐步构建起一个主体多元、竞争充分的农机化服务市场。(供稿:南充市顺庆区融媒体中心 黄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