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区新乐镇:集体家底“厚”起来 百姓日子“美”起来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9-04

四川农村日报讯 刘晓梅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鑫,恭喜你!希望你在大学里继续努力学习,学成回报社会和家乡!”近日,在泸州市纳溪区新乐镇大河村2024年“春笋计划”奖学金颁发仪式上,“春笋计划”奖学金发起人、大河村党支部书记刘勇对获得1200元奖学金的优秀学生杜文鑫祝贺道。今年,该村共为25名考上大学的学生和1名获市级表彰的学生颁发奖学金2.69万元。
  大河村“春笋计划”奖学金于2019年设立。该村能年年坚持出资助学,缘于集体有稳定的经济收入。

金颁发仪式

成立村集体公司

年年有收益
  地处纳溪城郊的新乐镇大河村,交通优势明显 。2016年,西部国际高新林竹产业园在该村启动建设。历经8年的发展,如今入驻园区的机关单位和公司企业超过20家。
  “这园区建成了,不仅园区秩序需要维护,园区内的单位也需要保洁等后勤服务,我们为啥不在服务园区上做文章呢?”2016年,面对无一分收入的大河村集体公司,刘勇看到了商机。在园区管委会等单位的支持下,由村集体成立“泸州竹茂物业有限公司”,成立了保洁、秩序维护、水电维修等部门,并为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年下来,物业公司营收近100万元。除去员工工资、保险等50多万元支出,物业公司有40余万元的结余。
  除了村里的物业公司增收,大河村集体公司通过内引外联,积极拓展业务,通过承建小微工程,一年下来也有20多万元结余。这几年,大河村集体经济纯收入稳定保持在50万元左右。“村里有钱了,以前村里的重阳节或搞新年演出,都是靠‘输血’,向政府或联村单位、企业寻求支持。现在村集体有‘造血’功能了,村里需要用钱的事都迎刃而解了。”刘勇喜滋滋地说。

推行扶助政策

让百姓受益
  如今,大河村年年都要为成绩突出的学生颁发“春笋计划”奖学金;而那些独居或留守的老人,也因为大河村推行“居家养老”,让生活有了“靠山”。
  在2016年以前,由于村“两委”开支几乎全靠上级政府划拨的几万元公用经费,根本没有多余的钱来扶助“一老一小”。全村每年考上大学的,最多的2017年才7人。而在关爱老人特别是独居的高龄特困老人方面,有病痛却因无人陪伴不能第一时间就医的情况时有发生。
  大河村成立物业公司后,村集体每年有了几十万元的收入。“村集体有钱了,就要反哺全村百姓,让‘学有所助’‘老有所养’在大河村蔚然成风。”刘勇说,当年秋天,大河村就设立了“春笋计划”奖学金,每年对考上大学和获市级表彰的中小学生给予每人每年1000元或1200元的奖励;而对村里的困难老人和留守老人,推行“居家养老”,由村集体出资50元/月电话费补贴近邻或亲友陪伴,陪伴人员不定时上门陪老人拉家常,帮老人打扫卫生。“更重要的是,这种‘居家养老’服务,老人一旦生了病,第一时间可得到治疗或通知其家人。”刘勇说。
  家底“厚”了后,这几年全村也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自来水、天然气。特别是“学有所助”“老有所养”推行几年后,全村尊师重教、孝老爱亲渐成风尚。特别是在“春笋计划”的激励下,考入大学的学生年年增加,今年27名学生参加高考,24人上了本科线,其中重点本科学生7人。近几年,村里考出去的大学生,读硕读博的研究生有8人,其中1人还在留学瑞士读博。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