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甘孜州:高质高效推进“双百工程” 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孜新样板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4-08-30

(记者 杨琦 文/图)八月的甘孜大地,鲜花盛开,硕果累累,乡村处处生机勃勃。8月27日至29日,甘孜州召开 “乡村振兴·双百工程”现场推进会。会议提出,甘孜州将坚持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主线,高质高效推进“双百工程”建设,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孜新样板。 

未命名-1.jpg

甘孜州召开 “乡村振兴·双百工程”现场推进会

记者从会上获悉,2021年,甘孜州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了“强化示范带动,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在2022年-2026年,每年打造10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五年打造100个精品村”的目标。通过实施,截至2023年底,甘孜州共整合各类资金15亿元,实施项目450余个,打造乡村振兴“双百工程”示范村200个(含精品村40个)。

会议期间,与会人员还深入甘孜州九龙县、康定市、丹巴县、泸定县,现场考察“双百工程”示范村、精品村建设成效。

因村施策 主题突出

8月27日,在九龙县华丘村,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乡村美如画。在九龙县中藏药材现代农业园内,株株芍药长势良好。“全村种植芍药520亩,根据市场价收购,每轮种植周期,村集体经济收益保守估计在200万元以上,人均分红将达1100余元。” 华丘村党支部书记李常林告诉记者。

未命名-1.jpg

与会人员在九龙县华丘村考察高原中藏药产业发展

华丘村的土壤、气候等非常适宜种植芍药,而且当地村民有种植中藏药材的习惯和历史。2018年,华丘村依托省内对口帮扶,引进龙头企业,通过建立“公司+支部+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成立了九龙县润德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初步建成以高原中藏药科研示范基地、高原中藏药育苗为核心的九龙县中藏药产业园区,带动全县种植中藏药材5000余亩。

现场走访中,记者发现,九龙县汤古村以牦牛产业为主题,实现牧旅融合;康定市提吾村以青稞产业为主题,实现农旅融合;丹巴县基卡依村以传统村落连片保护为主题,发展乡村旅游;泸定县咱里村以数字赋能为主题,实现了从普通移民村到示范村的蜕变。

未命名-1.jpg

康定市提吾村万亩青稞园区

一路走访一路学习,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中,甘孜州各县(市)充分发挥地理优势、资源禀赋,挖掘产业、旅游、文化资源特点,因村施策,不贪大求洋、不盲目乱干,每年20个精品村均在年初制定方案中明确主题,打造一批主题突出、内容丰富、吸引力强的宜居宜业和美新村。

如今,在甘孜州还涌现出以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等为代表的网红民宿村,以道孚县龙灯乡燃姑村等为代表的牧旅融合村,以得荣县古学乡比拥村等为代表的特色种养村。

产业赋能 增收明显

“再过7天左右,‘美人脆’苹果将陆续上市,今年预计产量将达25万斤,实现产值150万元。”8月28日,在丹巴县聂拉村“美人脆”苹果基地内,一个个色泽光鲜的苹果挂满枝头,浓郁的果香随风扑鼻而来,丹巴县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刘佳溧现场介绍道。

未命名-1.jpg

丹巴县甲居镇聂拉村“美人脆”苹果基地

该基地占地面积150亩,采用“公司+农户+基地”运营模式,通过土地流转,当地33户农户获得了稳定的租金收入,年租金收入达18万元;同时,基地还为周边农户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机会,年务工总收入达20万元,平均每户年增收超过11875元。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关键。在乡村振兴示范村打造中,甘孜州大力优化村级产业结构,按照“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养殖、种植业、温泉民宿、风情小镇、文旅村寨等新业态,推动每个示范村(精品村)培育发展至少一个特色主导增收产业。

未命名-1.jpg

康定市新都桥摄影天堂风情小镇

在打造乡村“农牧旅”产业的同时,甘孜州重点聚焦农民增收和集体经济增效,示范引领全州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产业,高质高效培育家庭农场32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046家,实现示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精品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两天来的走访考察,记者观察到,甘孜州通过实施乡村振兴“双百工程”,产业赋能成效明显,城乡发展加快融合,乡村治理效能有效提升。

出台政策 打造样板

2022年,甘孜州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全面启动以来,为完善政策体系,甘孜州出台了《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决定》等文件,以县域内片区划分的中心村为重点优化布局,从制度层面明确目标任务和工作机制。

未命名-1.jpg

丹巴县基卡依村

8月29日,在甘孜州“乡村振兴·双百工程”现场推进会上,发布了《甘孜州乡村振兴“双百工程”激励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激励办法》)从保障多元投入、强化人才支持、健全技术支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特色产业、培育经营主体、建强村级组织、强化考评激励“八个方面”的激励措施,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双百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甘孜样板。

记者注意到,在保障多元投入上,《激励办法》明确了强化财政投入保障,把“双百工程”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甘孜州级财政对当年建设“双百工程”示范村、精品村给予400万资金支持,并将“双百工程”推进情况作为州级财政衔接补助资金分配政策因素考虑;对合格验收的示范村、精品村按照州级财政奖补规定分别给予5万元、10万元奖补;各县(市)整合涉农资金优先用于“双百工程”,每村安排资金不低于200万元的投入;鼓励支持金融机构探索开发符合甘孜实际的金融产品,发挥金融杠杆作用;同时,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规范和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参与“双百工程”建设。

未命名-1.jpg

泸定县咱里村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强化人才支持上,《激励办法》提出了大力实施乡村人才振兴五年行动,实施人才回引工程,实施高素质农牧民培育计划,每年培育高素质农牧民1000人以上;实施人才激励行动,每年遴选50名在技术推广、产业融合、增收致富等方面起到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村致富带头人,给予政策整合扶持、优质资源倾斜等支持。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