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李小波 赵宇 文/图
眼下正是猕猴桃成熟上市的季节,位于泸州市纳溪区合面镇双凤村燕子岩家庭农场的猕猴桃基地,100多亩红心猕猴桃藤架郁郁葱葱,密密麻麻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果香四溢,弥漫着丰收的气息。8月13日,笔者走进燕子岩家庭农场的猕猴桃基地,一大片枝繁叶茂的猕猴桃映入眼帘。几名来自泸州城区的游客穿梭在藤架下,喜悦地把成熟的猕猴桃采摘下来,放进篮筐,沉浸式体验着丰收。
游客采摘猕猴桃
改行种果 成猕猴桃种植好手
“这里的猕猴桃,营养丰富,维C含量高,口感鲜甜可口,主要销往成都、泸州、宜宾等地。”猕猴桃基地老板周启富笑着说。据了解,周启富以前从事建筑装修和挖掘机工作,在合面镇党委、政府“双招双引”政策吸引下,2017年春节毅然回乡发展生态特色水果,他看到猕猴桃前景不错,于是改行种果,开启了猕猴桃种植之路。
“刚开始种植的时候啥也不懂,打电话请教合面镇农技站人员,从网上学习,多次到江浙沿海等地学习,才慢慢积累了一些经验。”周启富介绍,为了提高猕猴桃的品质,自己在果树管护上花了很多心思,从品种选择到四季管理,每件事都亲力亲为。
经过几年的学习实践,现在周启富已是当地种植猕猴桃的一把好手。“你看,这些猕猴桃大小均匀、柔毛薄皮、口感香甜、酸度适中,而且产量还高。这些除与燕子岩特殊的土壤、土层和水分有关外,关键还在于要选育优良品种,施用生物发酵肥。同时,管护上也很严格,不打灭草剂,修剪枝丫、人工授粉、疏果套袋等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这样种出的猕猴桃口感甜润、品质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周启富说。
据了解,目前,基地的100余亩红心猕猴桃,年产值一年高过一年。今年猕猴桃丰收成定局,亩产能达到1000公斤,按去年20元/公斤的采摘价,预计每亩纯收入逾2万元。
生态水果 成了致富“金蛋蛋”
近几年,富硒产品深受市场欢迎,周启富又紧跟时代潮流,琢磨起了富硒猕猴桃。“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富硒猕猴桃广受青睐,去年我试种了一部分富硒猕猴桃,顾客反响挺好,所以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现在销售主要以采摘为主,特别是周末,很多宜宾、泸州市民带着孩子来采摘游玩。”周启富说。
“这里的猕猴桃品质很好,我们每年都来采摘,今年又来了,准备带点回去,让亲戚朋友都尝尝。”来自上马镇的一对年青夫妇带着孩子边采摘边说。
为了方便前来采摘的客人停放车辆,周启富还专门平整了一个碎石坝供客人停车。此外,为带动周边村民增加收入,周启富还积极探索“家庭农场+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常年吸收周边村民务工,采取“线下采摘游+线上订货”的方式,让红心猕猴桃更好地走向市场,确保农户、农民合作社共享发展红利。
“农忙时我就在家种地,空闲时,就过来给周老板打零工,干一天赚80元钱,很开心!”村民陈开明说。据双凤村党支部书记黄德芬介绍,在周启富示范影响下,双凤村目前还发展脆红李1000余亩、香脆桃300余亩。当下,双凤村的生态水果已经成为村民致富的“金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