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在消费者印象中,水产品通常以鲜食为主,其加工食品种类较少,而内江即将把一种名为“白乌鱼”的水产品加工成面条、多肽速溶粉(即蛋白粉)、白乌鱼鱼丸、白乌鱼糕等产品推向市场,这是记者日前从内江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获悉的。
利用白乌鱼加工而成的面条和肉丸。 内江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供图
在内江市市中区朝阳镇白乌鱼加工基地,两间占地共8000余平方米的厂房正在抓紧建设中。内江市农科院水产研究所所长樊威介绍,为持续发展壮大白乌鱼产业规模,提升其附加值,近年来,内江农科院联合成都大学持续开展白乌鱼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创新开发白乌鱼精深加工产品,并指导企业合作建设加工厂延伸产业链条。
为什么看中“白乌鱼”?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内江市市中区农民就在乌龙河发现了白乌鱼,并捕捞回鱼塘饲养。2004年,内江市市中区在永安建设集白乌鱼繁殖、养殖为一体的省级水产原良种场,取名为“永安白乌鱼”。随后“永安白乌鱼”逐步形成规模化生产,并在2010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2年,经多年选育的乌鳢“玉龙1号”(白乌鱼)通过农业农村部审定,成为四川省首个水产新品种被重点推广。
记者获悉,目前白乌鱼在内江的养殖面积在1万亩左右,包括池塘和稻田两种养殖模式。其中,池塘平均亩产在3000斤左右,稻田亩产在200斤上下,多年平均出塘价在每斤30元左右,养殖效益显著。
白乌鱼为什么能卖高价?主要源于消费者的认可。“养殖户在 5 月开始养殖,大概9月底就能上市,这时2两的白乌鱼售价为15~ 20元/条,消费者对这种规格大小的白乌鱼非常喜爱,常常买回去煲汤。”樊威介绍,白乌鱼具备“药食同源”属性,对术后恢复、促进伤口愈合效果格外显著。
利用白乌鱼加工的多肽速溶粉(即蛋白粉)。
近年来,推动白乌鱼市场消费,打造白乌鱼饮食文化,内江创新研发了多道白乌鱼菜品,包括干烧白乌鱼、菊花白乌鱼、砂锅白乌鱼、回锅白乌鱼等。“餐饮店对大规格白乌鱼需求较大,因此我们正引导农户‘养大鱼’‘赚大钱’;在加工端,我们主推白乌鱼面条、多肽速溶粉(即蛋白粉)、白乌鱼鱼丸等便携、接地气、营养价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樊威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