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俊吉 特约通讯员 程聪
“搞快些,老杨,趁着今天凉快咱们多摘点果子。”8月20日,在巴中市通江县两河口镇龙头寨村,村民邓友义起了个大早,叫上邻居前往村里的果园采摘成熟的青脆李。
来到果园,邓友义看到已有不少村民在采摘了,他连忙走进果林里忙活起来。轻轻用手一扭,一颗成熟的青脆李便摘了下来。几个小时过去,邓友义对自己的劳动成果很是满意:“今天的100元工钱又挣到手了!”
“以前哪有这么好挣的钱哦。”邓友义说,前些年收入来源主要靠种玉米、土豆等,收入有限,村里的年轻人都想往外跑。“现在日子好了,村上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我在村里务工,活也不重,工资还按时兑现,每年还有土地流转金,自己再养点家禽,日子简直比这果子还甜。”邓友义乐呵呵地说。
“如今的美好生活源自村里的一次集体讨论。”龙头寨村党支部书记宋军说,他们村山高坡陡、海拔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像普通村子一样发展产业存在一定难度。为此,村“两委”始终在思考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
“既然这种劣势不能改变,那是否可以换一种思路,让劣势变成我们的优势?”这种想法冒出来之后,他们便朝着这个方向开始进行论证,最终决定通过引进通江县宏森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在村子里种植晚秋脆李、青脆李、脆红李、半边红等系列品种。
“我们村温差大,光照充足,这里种植的李子比市场上的其他品种要晚上市两个月左右,采摘期也比较长,这就是我们的优势。”宋军表示,这样可以较好地补充市场,效益也能提高不少。“目前村里种植的李子品种果子饱满圆润、皮薄肉厚,口味甘甜爽脆,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龙头寨村共有果树4000余亩,今年预计可采摘30余万斤李子,效益预计可达1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