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裴玉松 吴东方)8月20日,国内智慧农业领域风向标“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助力国家粮食安全”论坛在成都举行。论坛上,四川农业大学与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联合成立了四川首个智慧农业社会化服务产学研用联合体。“联合体将智慧农业产业链上实力强的企业整合起来,以集约化、规模化、智能化发展路径来降低种地成本,增加农民收益。”四川省智慧农业科技协会秘书长宫伟锋说。
“一个产业发展程度的高低,取决于这个产业的社会化服务配套能力。”宫伟锋认为,智慧农业的发展必然是全产业链的智能化。但目前,一个严峻的现实是:专家、企业在智慧农业的某个或某几个领域具有优势,但大都单打独斗,导致智慧农业发展实际效益低、整体竞争力弱。成立联合体可解决科研院校、一线企业推广智慧农业中的单点问题,形成综合性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智慧农业推广体系。经半年多的酝酿,联合体正式亮相。
参与联合体的企业有哪些特点?记者发现,这些企业都是某一领域实力强劲的代表企业。有的企业聚焦智慧农业核心技术闭环,开发智能装备、软件平台、大数据应用业务体系,提供智慧农业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有的企业成功探索农机与农业工程集成应用高效模式,实现了机械化、数字化以及农机农艺融合一体目标;有的企业深耕农业检验检测领域,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化肥减量增效示范、适宜种植作物调查与评价等工作。
“我们秉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目前只准许了10家企业加入。”宫伟锋介绍,联合体最大的优势是可整合协调省内智慧农业领域的顶尖院所、企业为种植大户提供最优的社会化服务。联合体采用整乡(镇)甚至整县的服务模式,解决几户或一村的小规模服务模式,最大程度降低农业成本。农户线上下单,联合体线下即可安排服务,农户只管验收最后结果即可。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杨峰告诉记者,学校主要从加大智慧农业人才培育输送力度、加快智慧农业科研成果高效转化等方面着力,与协会、企业紧密携手打通智慧农业产业发展堵点,助力四川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