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泸州纳溪:传统产业变招 红苕“含金量”提高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8-15

四川农村日报讯 邓建刚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文/图
  1公斤精选红薯卖多少钱?按这几年零售价算顶多1元/公斤。1亩地精选红苕产量平均按精品红苕1000公斤计,亩产值就是1000元,除去种植管护等生产成本,每亩仅有500元的收益。
  虽然亩产值不高,但在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兴莲村,红苕却成了村里的大产业,种植面积保持在2000亩左右。“兴莲村的农民为啥爱种红苕?因为红苕加工成苕粉后产值翻了倍,摇身一变就成为村民眼中的‘金疙瘩’。”近日,该村党支部书记魏真云对笔者说。

未命名-1.jpg

工人们在晒手工苕粉

瞄准市场 换个卖法“身价”高
  时下,正是红苕块茎进入膨大时期,兴莲村村民都在红苕地头忙碌着。红苕种植大户、今年60岁的村民庞国洲说:“我们种红苕不是为了吃也不是完全用于养猪,是用于加工手工苕粉,让红苕效益翻几倍。”
  红苕是兴莲村的传统种植业。近年来,该村着眼于市场需求,通过精深加工,拉长红苕产业链条,使红苕逐步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助推致富奔康的支柱产业。
  今年48岁的魏真云与红苕打了30多年的交道。他说,这些年,随着生活水平逐渐好起来,红苕不再是当地人的主粮,但兴莲村的农民依然年复一年种红苕,主要用于养猪和喂家禽。但一旦消化不了,存放的红苕在开春后大部分就白白腐烂掉,让人心痛。如何让一个个普通的红苕提高“身价”,助农增收?
  魏真云专门对市场进行调查后发现,用红苕做的苕粉在市场上十分俏销,卖苕粉的效益是卖红苕的好几倍。而兴莲村一直有做苕粉的传统,至今还有几个老粉匠坚持做手工苕粉。每年全村的苕粉产量仅有1万公斤,但给村民带来的收入却有30万元。按5公斤红苕产0.5公斤苕粉算,比卖红苕要多赚20万元。
  “我们兴莲村为啥不顺应市场扩大苕粉产量呢?”魏真云提出转型发展的建议。

科技加持 红苕变成“金疙瘩”
  这些天,用150万元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项目资金对原兴莲村小改建的“兴莲村手工苕粉厂”正在完善中,进入10月后,苕粉厂将批量投入生产。
  “生产优质的手工苕粉要经过泉水清洗红苕、切片石磨成浆、麻布泉水过滤、吸干淀粉水分、淀粉打欠、生熟淀粉揉和、木漏瓢打粉入锅、长筷捞粉入清水、竹杆凉晒24小时、人工分理粉线、整理包装等十二道工序。”魏真云介绍,这几年,由于有老粉匠的传统手工技艺作支撑,兴莲村的手工苕粉声誉鹊起,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然而,由于没机器作辅助,产量始终难以得到根本提高。
  2023年,兴莲村在打古镇党委、政府支持下,争取来了150万元的农村新型集体经济项目,将已闲置的面积达1000平方米的原兴莲村小学改建成集生产、加工、晾晒、贮藏和销售于一体的“兴莲村手工苕粉厂”。苕粉厂建成后,红苕清洗、切片磨浆、泉水过滤、吸干淀粉水分、淀粉打欠、生熟淀粉揉和等工序都由机器操作,其余工序则由人工完成,减轻了苕粉制作前期的繁重环节,极大地提高手工苕粉的生产效率。
  据魏真云介绍,等到10月苕粉厂投入生产后,在机器的助力下,今年的手工苕粉产量将由去年的10吨提高到50吨。苕粉收入将达到150万元,是卖红苕收益的3倍。
  一个个小小红苕,在兴莲村摇身一变,成了人见人爱的“金疙瘩”。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