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威远走出生态种养新“稻”路 稻下养鸭 每亩增收超3500元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8-13

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唐兆权
  近日,在内江市威远县丰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稻田里,鸭子们“嘻嘻刷刷”地在秧林里穿梭觅食,同水稻一起欢快生长。
  据介绍,该合作社流转、组合了900多亩田块,从2020年开始试着在稻田里养鸭,可前两年不仅没有增产增收,水稻产量还略有下降,鸭子的成活率也仅有50%左右。为此,该合作社负责人杨义昆请来了新场镇畜牧食品站的畜牧兽医师文建高,其到现场查看水稻长势和鸭子死亡情况后,很快找到了原因。一是鸭苗放得过早了,水稻没稳根定型,鸭子在田里会把水稻挤碰得东倒西歪,不利于水稻生长;二是鸭苗密度过大,稻田里鸭子太多会影响水稻正常分蘖、生长,鸭子食量也得不到满足;三是鸭子白天夜晚“泡”在田里、湿气过重,降低了免疫力,容易得软骨、风湿等病症,导致成活率下降,影响正常生长;四是稻田里施化肥和农药对鸭子的成活和生长造成了影响。文建高建议:首先要掌握好放鸭的时机,最好在水稻超叶(封林前)不影响水稻分蘖时放鸭苗,既可避免鸭子影响立足未稳的秧苗,这时田里的虫子、虾、泥鳅等小生物也正好生成,供鸭子食用;鸭苗密度不宜过大,一般每亩放养15到20只,每亩最多不能超过40只;培养鸭子白天下田晚上回屋的习惯,如果离屋远,可以在田边搭棚修临时圈舍让鸭子休息,防止鸭病发生。另外,鸭子下田后就不能再喷农药、施化肥,避免对鸭子造成危害。

未命名-1.jpg

  “还真是一用就灵,经老师一指点,问题都解决了。”杨义昆说,这两年实践证明,按照文建高所教的方法进行稻田养鸭确实收获了很多好处: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稻田里的水本身不会很深,鸭子不停地在水稻田间来回觅食、穿梭,不断踩踏表面的泥土,既除了草,又让土壤变得更软更泡,增加透气性,提高土壤中的含氧量,还让行间的土壤培植了秧蔸,有效促进水稻根系发达,增强水稻生长、抗倒、抗病能力;鸭子整天在稻田里活动,粪便排在田里,这样又为水稻施了肥。这种天然无污染的肥力,无疑会让水稻品质更好;鸭在稻田里所觅食物主要是害虫,有它们灭虫,就基本不用另外喷药杀虫。
  这些鸭子整天在田里“工作”,犹如请了一批帮工。打完谷子,它们又捡食田里散落的谷粒,一切收拾干净后正好长大出肥。它们的辛勤劳动,节省了除草人工、化肥和农药成本,让每季水稻每亩少支出200元以上,可增加水稻产量3%左右,鸭收入增加1500元以上,每季每亩水稻增收近2000元。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