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章净宇 彭芸 特约通讯员 周超文
过去,秋季过后,泸州市江阳区华阳街道江湾村水中坝组的村民都将农地闲置一边无人问津,等着开春后种植返季大棚蔬菜,人们称之为“冬闲地”。但如今,冬闲地已成为农民们争抢的“聚宝盆”。村民纷纷利用秋收后种植一茬在寒冬采收的白萝卜,亩收入竟然达到了5000元,让村民高兴不已。
村民在江边清洗萝卜
2月17日,笔者在江湾村水中坝组看到,村民们大多在江边清洗萝卜,外白里脆的长萝卜刚清洗上岸,早已等候在此的商贩就过秤付钱,直销重庆、成都及泸州周边城市。
江湾村水中坝组因地处长江边,多年来都是以种植蔬菜为主,但每年秋收后,村民大多外出务工,或在家 “猫冬”,顶多培育点早春蔬菜苗,秋收后的地块几乎都变成了闲地。然而,近几年来,随着泸州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泸州周边原来种植蔬菜的地块在年年减少,而城里市民对蔬菜的需求量却增大了起来。
面对这一新情况,为了利用好有限的耕地资源,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近几年来,水中坝组的村民在秋收后纷纷将原本闲置的土地利用起来,专种植一茬在冬春季收获的萝卜来增加收入。
由于技术措施得当,管理到位,萝卜亩产量都在5000公斤左右,让昔日的冬闲地悄然变成了当地村民增收的“聚宝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