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周媛 张凤莉
近日,笔者在位于乐至县劳动镇双龙村的乐至建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正在对刚采摘下来的枳壳进行清洗、切割、上架,车间的另一边,几名工人把烘干后的枳壳进行分类、装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到了枳壳的收获季节,我们请附近的工人过来帮我们采摘、加工,预计能够在8月内完成采摘和加工工作。”该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松告诉笔者。
枳壳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2017年,陈松成立了乐至建松中药材农民专业合作社,并积极打造乐至县枳壳现代林业园区,2022年,该园区被命名为资阳市现代林业园区。发展至今,园区的枳壳种植面积达到5000多亩,已经陆续和四川、重庆等地的药材厂家签订了稳定的供货合同。
“我们园区现在的面积是5000多亩,在种植枳壳的同时还套种黄精。”陈松告诉笔者,今年预计枳壳亩产量在2000斤到 2500 斤左右,黄精亩产量在4000斤左右,合作社全年产值预计可达3000万元。
合作社有了收益,陈松也没忘记周围的老百姓。为带领村民共同致富,陈松把自己培育的幼苗分发给村里的农户,还提供种植、管理技术支持。在他的带领和影响下,不少附近的农户一边在家种药材,一边在家门口务工,过上了足不出村就有两份收入的舒心日子。
“我自己在家种了几亩地的枳壳,等成熟了就统一卖给陈松,平时还可以到合作社帮忙,又有一份工资。”正在打包枳壳的村民老李笑呵呵地说,现在既可以照顾家里,又能赚钱,自己很满足。
如今,合作社的良好运营让陈松对未来充满信心。“接下来,我们会继续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不断丰富中药材种植品种,扩大产量,擦亮乐至县枳壳现代林业园区的金字招牌。”陈松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