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四川首个养蚌水库见成效 有望加速扩面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7-24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 文/图
  7月22日,隆昌市黄家镇黄土桥水库,水产工人随机撬开几只珍珠蚌,一颗颗米粒大小的珍珠闪闪发光。鉴于珍珠蚌养殖在经济和生态两方面的效益,当天来到现场参观考察的泸县部分乡镇相关负责人认为,珍珠蚌养殖有望在泸县加速扩面。
  2023年,内江把“发展大水面生态渔业”作为全市重点工作推进,黄土桥水库作为我省唯一一个发展珍珠蚌养殖的试点水库备受关注。隆昌、内江两级政府主管部门多次到现场调研。黄土桥水库于今年4月中旬陆续投蚌,目前投放量达到300亩,包括200万只幼蚌和5万只手术蚌(人工开展珍珠蚌插片手术可产出珍珠)。


未命名-1.jpg

黄土桥水库养殖了300亩珍珠蚌。

  负责该水库日常管理运营的泸州裕顺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何云介绍,这5万只手术蚌,每只市场价格在9元左右,而投放之初的成本在5元左右,等到年底,每只售价将超过12元,利润可观。
  珍珠蚌可谓“浑身是宝 ”,兼具生态、经济价值。从生态效益看,珍珠蚌可24小时不间断滤食水中的藻类、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等,每只成年珍珠蚌日净水40升左右,堪比天然“净水器”;从经济价值看,受浙江、湖南等传统珍珠产区产能下降等因素影响,近年来国际珍珠市场持续火热。另外,珍珠蚌的蚌壳、蚌肉等还可作为饲料、医疗原料。
  珍珠蚌养殖在四川属小众品类,但发展势头正劲,主要集中在川东北的开江和川南的泸县,均由龙头企业带动。其中,开江珍珠蚌养殖面积在4000亩以上。泸县珍珠蚌养殖于去年起步,由当地龙头企业为农户提供苗种、技术等指导,并进行保底价回收,已从最初的几十亩、上百亩发展至3600亩左右。
  毗卢镇人大主席李茂说,毗卢镇是传统的水产养殖大镇,因地制宜发展珍珠蚌养殖产业,不仅有利于水产环境的改善和生态修复,还能带动农户增收,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增长点。他认为,珍珠蚌养殖为毗卢镇因地制宜发展水产养殖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新的道路。

未命名-1.jpg

每只珍珠蚌可产出约30颗珍珠。

  太伏镇是泸县传统农业镇,怎样用好当地90多座山平塘、水库等资源,是太伏镇政法委员冯楷在思考的。他认为:“传统水产养殖面临饲料价格涨价、市场波动等诸多因素影响,另外劳动力投入较大。”他说,珍珠蚌养殖是不错的选择。
  “云龙镇因水产养殖而闻名,全镇养殖面积达到上千亩,另外还有众多水库、山平塘,这些水利工程的效益还有待发掘。”云龙镇人大主席牟勇持同样看法。
  据介绍,根据养殖密度不同,每亩珍珠蚌养殖投入在3000元至1.3万元不等。“养殖一年的珍珠蚌每只市场价格为10至20元,养殖两三年的每只可以卖到几十元,养殖四五年的每只甚至可以卖到数百元。”业内人士表示,珍珠蚌养殖需形成“滚动销售”生产模式,这对产业发展十分重要。
  记者获悉,为降低养殖门槛,同时降低养殖风险,目前泸县已形成“银、政、农、担、企”五方合作机制,从生产投入、养殖管理、技术服务、产品销售、保底价回收等多方面合作,推动珍珠蚌养殖产业发展壮大。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