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涵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罗敏)7月5日上午,“蓉漂·农创荟”暨首批乡村振兴人才命名仪式在崇州市竹艺公园举行。仪式上,崇州市首批乡村振兴人才名单揭晓,包括乡村振兴特优、高级、骨干人才共计111名。
其中,乡村振兴特优人才包括崇州市杨柳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王伶俐、崇州缘道家庭农场农场主詹天兵等10位杰出代表;乡村振兴高级人才来自崇州市各个领域,如艾小喜(四川省)食品有限公司的江静、四川竹里牧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一级茶艺师马艳等37人;乡村振兴骨干人才包括崇州市虫子咖啡书吧主理人胡伟、丁知竹成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职员赵术明等64人。
本次活动由成都市委人才办、成都市委农办指导,中共崇州市委人才办主办,成都市人才发展促进中心、中共崇州市委组织部、崇州市农业农村局、成都市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管委会协办。大会旨在搭建“乡村人才振兴”成果展示、交流、服务平台,推动科技、农业、文化等多领域人才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营造“崇尚英才,智汇之州”的社会氛围,为崇州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才智支撑。
近年来,崇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广泛吸纳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形成了一支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据崇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社工部部长于忠华介绍,在人才工作方面,崇州市不断完善以“产业建圈强链人才 10 条”“城乡激励 8条”等为支撑的政策体系,持续释放人才政策红利。同时,设立双 1 亿元“专项资金+创投基金”,支持人才创新创业,并推行“蜀城英才绿卡·五安服务”工程,全面优化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营商环境,为人才在崇州安居乐业营造最优生态。
“我们始终以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乡村人才栖息地为目标,探索建立起专属乡村人才的‘定标—评人—惠才’机制。”于忠华表示,崇州将通过优化乡村人才招引机制,开展“群雁栖乡”、重大项目“揭榜挂帅”等行动,努力将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兴在乡村,以人才振兴引领推动乡村全面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