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徐怡)“我在这里生活了几十年,亲眼看到村里无论是环境卫生还是基础设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谈及这些年村里的发展,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建新村村民张世全说,“让我评价如今的建新村,满分10分我给9.5分!”
6月24日,笔者走进建新村,映入眼帘的是干净整洁的乡村公路、一栋栋整齐排列的房屋、一张张幸福的笑脸,处处展示着建新村推行村规民约后的崭新面貌。
雨城区上里镇建新村村民清除绿化带杂草
“约”出优美人居环境
为提高建新村村民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的村风、民风,加快建设幸福美丽新村,2014 年建新村修改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大力倡导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将人居环境整治写进村规民约。通过张贴横幅标语、村级大喇叭广播、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提高群众知晓率,引导村民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推动绿色生活方式在村里普及。
建新村村民陈正雄对此深有体会:“通过这几年的宣传和整治,大家素质提高了,现在村里环境卫生变化很大,道路非常干净,大家还在房前屋后种起了花。”
建新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文琦介绍,今年以来,该村共开展绿化整治3次,整治面积约2000平方米,包括村里人居环境整治、河道绿化整治、杂草清理等。通过增加绿化面积,优化休闲设施布局,为村民提供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村民幸福感显著提升。
“约”来文明新风尚
在建新村村规民约的影响下,全体村民共同参与,不断革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建立健全相关制度,通过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风尚,减少人情攀比和铺张浪费的现象。同时,村上还注重培育良好的家风、淳朴的民风和文明的乡风,让建新村焕发出新的文明气象。
“建新村是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规范化的村级治理能够有效防止和解决村民纠纷,维护村集体和谐稳定,因此要加强基层法治意识的培养。”王文琦说,近年来,建新村通过打造“司法调解室”“法治文化阵地”,配强用好“名誉书记”“发展顾问”,培养“法律明白人”,积极开展普法宣传入户,积极协调解决群众矛盾纠纷,解答法律问题。今年以来,该村已开展法治宣传两次,共向260余人次普及法律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法律素养。
“约”进群众心坎里
在建新村各出入口、主干道,醒目的村规民约标识随处可见。15条村规民约不仅写在了公示栏上,更融进了村民心里。
基层治理靠的是群众广泛参与,在建新村村规民约修订过程中,村里通过投票、议事等方式,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凝聚群众智慧,使村民能够直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这种参与方式不仅增强了村级治理的透明度、公正性和民主性,还有助于增强村民的凝聚力,让村规民约真正“约”进群众心坎里。
“通过开展‘我制定、我签字,我承诺、我执行’村规民约承诺活动,走到群众身边去,让村民亲自参与乡村治理,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现在党群干群关系越来越好了,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了。”王文琦说。
下一步,建新村将坚持把村规民约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不断推动建新村乡风文明建设,让文明之花在建新村遍地盛开,不断增强建新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