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符艳 特约通讯员 张平)5月27日,在宣汉县普光镇大田村蓝莓谷,数百亩蓝莓成熟开摘,连绵成片的蓝莓树上,枝叶间挂满了一簇簇饱满圆润的“蓝宝石”,在阳光照射下散发着迷人光泽。“哇!这里的蓝莓个头好大,味道又甜。”“现摘现吃,不虚此行啊!”游客们戴着遮阳帽、挎上小篮,和采摘工人一起穿梭园中体验采摘的乐趣。
近段时间,宣汉县峰城镇仁义村1000余亩车厘子也陆续进入成熟采摘期,棚内一片葱郁,一颗颗红如玛瑙的车厘子挂在枝头。大棚内,慕名而来的游客挎着篮子,从翠绿间摘下晶莹剔透的车厘子;大棚外,快递员羊长多正忙得不亦乐乎,一箱箱刚刚采摘的车厘子正被贴上快递单,即将发往目的地……
“目前,我们仁义村的车厘子产业园达到了2000余亩,投产的有1000余亩,预计今年产量将达20万斤,年产值预计将达1000万元。”仁义村第一书记李建军笑着说。如今,峰城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把车厘子产业作为该镇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全力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致富。
在白马镇毕城村的黄桃种植基地,绿油油的桃树长势喜人,青翠的幼桃挂满枝头,数十名工人正忙着给黄桃套袋,他们熟练地撑纸、包果、扎袋口,不一会儿,一个个黄桃穿上了“新衣”。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在家门口就有了增收渠道,桃园最多的时候雇工人50多人,每人每天有80多元的工资。村民们边忙碌边喜滋滋地说:“我们都是毕城村的,在果园套袋、疏果,有技术专家对我们进行培训指导,让我们村里的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我们的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近年来,宣汉县大力发展水果富民乡村产业,不断“扩规模、优品种、提品质、强龙头、创品牌”,着力构建产业链、市场链、价值链完整匹配的水果产业体系,闯出盆周山区产业振兴路,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新动能。
目前,该县水果面积8.385万亩,产量6.464万吨,产值5.753亿元。其中宣汉脆李规模种植达到5.43万亩,基本建成了庙安、南坝、毛坝3个万亩示范片区,产量达4.52万吨,产值达到2.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