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罗景萍
眼下正值水稻返青分蘖生长阶段期,做好田间管护是关键。5月27日,在宜宾市高县来复镇新农村连片稻田间,农技人员正指导村民们抢抓农时,开展施肥、除草等各类管护作业。放眼望去,一排排整齐的秧苗长势旺盛,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现在水稻处于分蘖期,防病、追肥是关键,加上近期雨水较多,稻田里的杂草长得比较快,必须及时处理才能给水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田埂上,农技人员一边向大家讲解管护要点,一边示范如何正确喷施叶面肥。
村民李强笑呵呵地告诉笔者,今年他家的4亩水田,不仅种了水稻,还养上了鱼,在管护上需格外细心,不管是病虫害防治还是肥料使用方面,镇上的农技人员都及时给予了耐心指导,有了他们的帮忙,他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更有信心了。
在高县庆岭镇的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内,田间管护则有了“新花样”。伴随着阵阵轰鸣声,植保无人机在农技人员的操作下腾空而起,雾化的药液、肥料被均匀地洒向稻田,为田间水稻撑起了“保护伞”。
据介绍,无人机一次性可携带30公斤药液,一天可喷洒200至300亩农田,与人工相比,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由于是空中作业,喷洒的农药雾化好、利用率高,还能有效减少农药残留。
“以前人力施肥不仅效率低,而且施肥不均匀。”高县植保土肥站站长陈斌介绍,现在有了植保无人机,只要装配好药液,再设定路径,无人机就会按照遥控指挥施肥作业,人不下地,省时省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喷施精度。除此之外,他们还结合安装二化螟性诱捕器、太阳能杀虫灯、昆虫行为干扰仪等绿色防控手段,进一步做好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为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据悉,今年高县水稻种植面积20.95万亩,目前已全面进入夏季田间管护关键期。该县农业部门切实发挥技术优势,在全县各镇统筹建立科技服务小分队,深入田间地头“把脉开方”;同时,利用科技赶场、科技下乡、办培训班、发放科技资料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农作物防灾减灾、播种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控等技术培训指导,为水稻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下一步,该县还将持续引进农业新设备、新技术,引导广大群众在水稻种、管、收等关键环节,加大数字化农业和智能机械的推广应用,以现代科技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进一步夯实粮食稳产根基,促进农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