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紫怡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杨勇 文/图
初夏时节,川芎迎来收获季。彭州市敖平镇的川芎基地,约6万亩川芎喜获丰收。
“把它薅起来,晒两天就可以装袋运回去了……”在敖平镇凤泉村种植大户王涛的农田内,王涛一边忙着挖川芎,一边和几名村民聊着。
敖平镇的川芎基地
王涛告诉记者,他从五六年前开始在村里承包土地种植川芎,如今种植规模已有200亩。“去年亩产约500斤,今年亩产约550斤,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一公斤川芎18 元来算的话,可以增收100多万元。”王涛说,“我对种植川芎越来越有信心。明年打算再多租点地来种,扩大我的种植规模。”
在敖平镇,王涛家的川芎丰收增产并不是个例。敖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全镇约6万亩地的川芎实现丰 产 ,平 均 每 亩 增 产 约10%。目前至少有超过20家不同的大型药企长期收购敖平出产的川芎,一次性采购量少的四五百吨,多的一两千吨。
敖平镇有近百年的川芎种植历史,20世纪60年代就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川芎种植基地。为了不断提升敖平川芎品牌化、规模化、标准化,2019年敖平镇与什邡市马井镇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彭什川芎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敖平镇、马井镇为核心区域,覆盖彭州、什邡两市5个镇、12个村、约20万人,种植面积共约10万亩,年产川芎3 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70%,产值约 10 亿元,每年出口东南亚、欧盟等地约2000吨。
今年1月川芎欧盟标准修订完成,打开川芎出口销路,形成敖平川芎产业链新的增长点。未来,敖平镇还将加快建设产地孵化园区,推进产业集群、集约、互补发展,布局建设川芎产业发展促进中心、展示展销中心、仓储物流中心等功能设施,全面构建支撑川芎产业发展的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