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贾明高)初夏槐风细,麦浪卷晴川。眼下正值“双抢”时节,射洪市太乙镇的田间地头,大批农机在抢种抢收中大显身手。
5月25日,在太乙镇海阔农机合作社的育秧棚内,翠绿的秧苗映入眼底,长势喜人,棚里智能喷洒装置、太阳能终端智能化设施的运用,极大地缩短生产时间,节约了劳动成本,为太乙镇乃至周边乡镇的广大农户提供充足的水稻秧苗供应。
“现在播苗、育秧机械化,比人工育的秧苗更好、更整齐。收获时产量比人工育秧插秧的水稻更高。”富强村村民岳建全说。
而在不远处的海阔农机合作社承包的小麦收割作业现场,放眼望去,阡陌纵横的高标准农田,满眼是金黄的麦浪,数台收割机排成行破“浪”前进,收获的麦粒马上传送至等候在田边的运输车上……
“今年合作社投入了15台改装杂粮割台,收割油菜5000多亩;投入了15台联合收割机,抢收小麦2000多亩;投入了10台旋耕机打水田并投入了15台插秧机,‘双抢’的进度比往年明显加快了。”海阔农机合作社负责人刘海说。
据了解,海阔农机合作社在保障“双抢”的同时,还通过设备租赁的形式,满足周边乡镇的抢种抢收需求。
为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质量,海阔农机合作社通过聘请农技农机专家定期为机手们培训、开展技能比武的形式,提高机手操作水平。
“我之前在外地打工,后来我回到老家当了合作社的机手。平时不农忙的时候就参加培训,提升技能,收入也比外边好。”正开着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的海阔农机合作社农机手丁伟说。
规模化育秧、机械化收割,让全镇的“双抢”跑出了加速度。太乙镇分管农业的副镇长说,目前,全镇已收割油菜1.5万余亩、小麦8000余亩;集中粉碎秸秆40余吨;移栽水稻秧苗2000余亩;种植玉米1.5万余亩,全镇“双抢”正在又快又好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