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隆昌市黄家镇:丘区小镇这样打开产业“镇”兴之门
来源:四川在线 时间:2024-05-27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洪瑜)5月正是高粱旺盛生长的时节,走进隆昌市黄家镇新凤村高粱种植基地,上千亩高粱已经长到1米多高。黄家镇党委书记唐前贵站在新凤村的一片山头,向远处眺望,绿油油的高粱沿着山坡层层铺开,不由地想起去年丰收时的一幕:成熟的高粱通红一片,农户在种粮表彰大会上拿起崭新的百元大钞,现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灿烂笑脸……因为一棵小小的高粱,乡村振兴的致富梦想在黄家镇不断照进现实。

未命名-1.jpg

航拍黄家镇高粱种植情况。

因地制宜小镇吹来“高粱风”
  “这几年村上变化大哟!”5月21日,隆昌市黄家镇新凤村村民丁晓清在高粱地清理杂草。
  最近几年,他承包了不少土地种植高粱,成了当地有名的高粱种植大户。“高粱种植效益好,每亩利润在800元左右,所以我逐步扩大规模,从最初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200多亩。”丁晓清说。
  不止是丁晓清和他所在的新凤村,在不远处的长螺村,当地村民李兵在开办农家乐之余,把高粱种植当成“第二职业”:“我一共种植了近30亩高粱,栽种和采收等农忙时节,要雇近30个工人,他们能赚劳务费,收租金,我也解决了劳动力短缺和缺少土地的问题。未来,只要高粱收购价格稳定,我就会一直种。”
  新凤村、长螺村,还有中沙村、秧草村……目前,黄家镇种植高粱面积超过2万亩,据不完全统计,黄家镇直接或间接从事高粱产业的人超过5000人。
  作为隆昌市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乡镇,也是传统丘区的典型农业镇,黄家镇的这股“高粱风”从何而来?“要做出样子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在丘区找到一条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致富路,一直是唐前贵的心之所想。
  然而,受土壤结构、灌溉条件限制,过去,黄家镇的农业产业发展依赖玉米、水稻、红薯等传统作物种植,经济效益不高,农户缺乏积极性。“发展高粱种植是‘因地制宜’的选择结果。正因为其耐旱、易于管收等特点,还能收获一笔不错的经济账,黄家镇才走上了高粱种植之路。”黄家镇农业服务中心副高级农艺师罗炽恩介绍。

1cec95d751ca4eca09f8c46e30413235_0efe7533b2035b50c071bcc02f0a9fc6.jpg

罗炽恩(左)与丁晓慧(右)查看新凤村高粱长势。受访者供图

敢于布局订单农业带来好收益
  说起改种的收入经,作为当地的“技术总管”罗炽恩心头早就有一个明白账。
  “从销售端看,高粱收购价格为3.75元/斤,亩产550斤左右,每亩收入比玉米多500元。再从投入端看,高粱种子由公司免费提供、肥料投入也更少,管理更方便,综合测算,高粱每亩要比玉米高出650元左右的收益。”罗炽恩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有了种植收益做保障,黄家镇大刀阔斧开始了高粱产业布局。
  2021年,黄家镇组织农户、村干部前往相关酒企和高粱种植基地参观学习,并与农业公司签订了高粱种植、收购协议,约定黄家镇产出的优质高粱将被“订单收购”,作为郎酒的酿酒专用粮。种植期间,公司还为黄家镇提供全程技术指导。“黄家镇成为隆昌市唯一 一个与农业公司签订高粱收购协议的乡镇。对此,我们确立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的产业发展模式,这得益于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黄家镇人大主席邓雪峰说。
  过程总是艰辛的。新风村党支部书记丁晓慧回忆:“刚开始的第一年,我们挨家挨户走访,发动农户种植高粱。”在开展高粱种植的第二年,黄家镇争取到上级补助资金约400万元顺利完成了隆昌市首个宜机化改造项目,后续还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进一步提升高粱种植效益。
  “从收购价看,黄家镇的高粱收购价从2021年3.4元/斤,连续增长至2024年3.75元每斤。高粱不愁销,效益非常好,农户种植意愿高涨。”黄家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李剑说。

做好加法“高粱+”激发产业活力
  高粱种植,仿佛是打通了乡镇产业发展的“任督二脉”,为黄家镇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
  “在2021年前,全村硬化路不过十几公里,最近两年已经接近三十公里,这得益于高粱产业的发展,如今我们每个村社都通上了硬化路,这是一产带动乡村风貌改善的直接体现。”走在高粱地里,长螺村党支部书记张清录感叹。他指着一处监控探头介绍:“高粱地里还用上了智慧农业设备,相关数据会传到系统当中对高粱生长情况进行监控,随时会有技术人员来现场查看,指导农户生产。”
  有了高粱这个“主角”,黄家镇的“野心”还不止于此。
  根据规划,黄家镇以高粱为核心,布局高粱+大豆、高粱+油菜、高粱+精品蔬菜三种产业体系。东北片,以大盟村泡菜加工中心为依托,打造7000亩精品蔬菜轮作基地;西北片,以桂花社区思雨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打造4800亩优质大豆轮作基地;南部,以长螺村3万吨粮油集散中心为依托,打造8200亩天府油菜轮作基地。
  “把产业做起来,步子可以迈小点,但我们很坚定。”唐前贵说,黄家镇将以“高粱+”为农业发展思路,正积极创建省级粮油现代农业园区,助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