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丹棱县:“铁牛”轰鸣 机械助力插秧忙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4-05-17

(丹宣 记者 常艰)眼下正是播种水稻的关键时节,在丹棱县,机械助力插秧忙成为近期各地农忙时节的主旋律。

“从14日开始这一片稻田开始插秧,每天三四台插秧机不间断作业,争取在月底前全部满栽满插。”5月16日,虽是初夏但已经热浪逼人,位于丹棱县仁美镇的退园还耕示范基地插秧现场却十分热闹,基地负责人黎可学一边指挥着打田机、插秧机作业路线,一边协调着育秧中心的秧苗供给工作。

未命名-1.jpg

机械插秧

在2000亩的示范基地里记者看到,已经有近一半的稻田泡上了安溪河水,打田机在浸泡透彻的田块里来回作业,原本坑洼不平和粗糙的土壤立马变得细腻而平整。经过打田机一番操作,两人一组的插秧机登场,一人控制机械、一人负责补充秧苗,一台插秧机每天能插秧50亩。

在基地另一侧的桔香稻田自动育秧基地,农民们忙着从标准化育秧棚里移栽秧苗,一捆捆秧苗通过传送带运送到运输车厢内,省去了大量人工,每天从这里送出的秧苗多达4000余盘。

据黎可学介绍,退园还耕示范基地经过近几年的高标准改造和自然沉降,机械化率逐年攀升,各种农作物从播种到管理再到收获,九成以上工作实现了机械化。机械化的普及不仅实现了集约化生产,还提高了效率和效益,预计今年该基地水稻产量将达到1200吨。

就在黎可学忙着指挥各类机械火速插秧的同时,丹棱县张场镇金峡村800亩高标准农田业主方聪却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今年是这片田地高标准改造后种植水稻的第一年,还没经过长时间自然沉淀,机械下去会陷在泥水里,这给插秧工作带来了麻烦。”据方聪介绍,由于田块土质十分松软,首次插秧遭遇了机械陷落的尴尬,若强行作业会导致抛锚。因此,他选择机械+人工的作业方式,土质较硬的地方机械作业,过于松软的地方人工插秧,这样每天也能插下数十亩秧苗。

“今年只是小插曲,机械化还是主旋律,明年就会走上正轨。”对于眼前的小插曲,方聪并不沮丧,他告诉记者,度过了前两年的沉淀期,后续耕种工作在机械化的加持下必定会事半功倍。

进入5月,仁美镇金藏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成了当地最为热闹的区域。每天天刚蒙蒙亮,该中心的打田机、旋耕机便会陆续出动,忙到深夜方才“归巢”。

“今天,我们的两台打田机一台在隔壁五龙村、一台在本村作业,这些机械这一两个月的工作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金藏村党委副书记罗昌勤告诉记者,今年,金藏村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的机械承接的服务面积将达8000亩以上。

据介绍,从2022年开始,金藏村依托项目资金和村集体经济,花费240余万元,购置收割机、打田机、旋耕机等大大小小机械10余台,由村集体经济联合社运营和管理。2023年,该村在全县率先修建起村级综合农事服务中心,联合当地高河村、五龙村,将原先的联合社升级为农业有限公司,并再次注资近百万元,购置2台大型收割机、3台打田机和一台价值十余万元的无人机。如此一来,当地的粮油生产机械化率从原先的不到一半猛增至90%以上。基于此,该村的集体经济收入也从几万元激增到百万元。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丹棱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83.78%,农业机械化正在向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2024年,丹棱县新增水稻种植面积2000余亩,总面积达8.3万亩,预计产量近43000吨。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