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魏洋 特约通讯员 张晓东 文/图
5月8日,在阆中市飞凤镇,到处都是一派枇杷丰收的景象。在该镇8000多亩连片枇杷林海中,金黄的枇杷摇曳枝头,散发出浓郁的果香。
在布谷声声中,村民们拿出各式各样的采摘工具,将枇杷采摘下来一箱箱、一桶桶运送到集中收购点上。收购点如同流水作业,把枇杷过磅称重、筛选、套网、分级包装,再用物流车辆急运到成都、重庆、巴中等地的水果市场。
在枇杷园林里,除了忙碌的采摘工外,还有一群“新农人”。来自中国邮政阆中分公司的农业直播带货人员,正通过镜头绘声绘色向网友介绍飞凤枇杷的品质和电商渠道;在枇杷园林中,来自阆中市文旅学院的20多名大学生也在忙碌着直播带货,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直播助农。
直播卖枇杷。
直播带货 助力果农增收
“飞凤镇的枇杷具有皮薄肉厚汁多等特点,都是我们飞凤镇果农精心种植的。今天下单,明天发货,我们绝对保质保量,如有坏果烂果,我们包赔…… ”邮政直播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并随即摘取枇杷现场品鉴。该公司现场负责人张林介绍:“我们去年在飞凤镇开展直播带货,共计销售30多万斤。今年我们早作准备,从4月30日就开始进场,在该镇设置了3个集中收购点,组织6个直播间开展现场直播带货,昨天一天就收购1万多斤枇杷。”
飞凤镇作为阆中市“一镇一品”的枇杷产业重要种植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发展优质大五星枇杷8000多亩,年产量达到3000多吨,每当枇杷成熟的季节,销售渠道极为重要。“自去年以来,我们依托南充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打通了四川、重庆、陕西、甘肃、贵州等产销网络,促进产区户均增收3万余元,实现了产业兴旺可持续,农民增收有保障的可喜局面。”飞凤镇副镇长王钧说。在该镇20多个集中收购点,操着不同口音的水果商正在收购农民送来的枇杷,对于劳动力缺乏户和交通运输不方便的果农,该镇还组织党员助农服务队上门服务。
在飞凤镇桥亭村、三家塘村、飞凤镇邮政服务点等地,来自南充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和老师正在进行网络直播销售,果园变成了直播间,果农变身成售货员,在当地政府部门的组织引导下,现已形成了完整的网络销售体系,极大地帮助了当地果农增收致富。
全面触网 拉近产销距离
冯超是桥亭村本地人,他所承包的102亩枇杷今年也喜获丰收。在他的产业园里,一望无际的枇杷果挂满枝头,金黄色的果子又大又圆,刚从地里采摘下来便运往了物流快递点。与村里其他的种植户一样,有了直播助农队的帮助,他的果子卖得又快又好。
“以前我们主要是找传统的收购商,将水果发往各大市场。现在有了电商后,每天发货3000斤左右,收益提高了,我们现在不愁卖了。”冯超说。
在桥亭村村委会,一名卖枇杷的农民告诉笔者:“我们年龄大了,政府把坐商和电商都喊来帮助我们销售,我们在家门口就把枇杷基本上卖光了,仅此一项轻轻松松挣上两三万元。”
今年4月29日,阆中市委组织部联合南充文旅职业学院、飞凤镇党委、中国邮政阆中分公司、和美乡村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服务基层活动,为当地果农出智出力,带领村民转变销售思维,通过全面触网的方式拉近果农与消费者的距离,实现互利共赢。截至目前,共帮助当地果农销售枇杷4000余单,销售量达10万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