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程强 文/图)5月11日,记者走进雅安市名山区中峰镇朱场村,只见笔直平整的村道整洁通畅,一栋挨着一栋的房屋错落有序,举目望去,鲜花盛开,一幅宜居乡村图映入眼帘。据了解,近年来,朱场村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打造乡村振兴“名山样板”。
朱场村
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朱场村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强调“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 朱场村党总支还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创建了海帆电器加工厂,解决就业岗位百余个,大力改善了困难村基础设施建设,帮助困难户改厨改厕,使困难户达到“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三有”。
开展研学活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朱场村第一书记赵乐告诉记者,依托中国传统村落这张名片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该村不断推动红色文旅、亲子研学等新业态的发展,与传统产业齐头并进,带动农民收入实现持续较快增长,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23.46万元,2024年预计达到28万元。“村内保存有完整的红军战壕、红军冢、弹坑、防空洞等红色历史遗迹,常作为周边中小学研学目的地。此外还有文昌宫、朱场老街、夫妻桢楠古树、清代古墓群遗存等,吸引大量的游客前来,最多时一天可达1000余人。”赵乐说。
此外,为了持续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朱场村农村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清运,实现“零增长”和“零填埋”,同时全面实施厕所革命,农村标准化卫生厕所全面覆盖,森林覆盖率达到70%,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居全区前列。
赵乐介绍,目前,朱场村还建立了便民服务平台,方便群众办事。深入推行“定点办、上门办、延时办、预约办、帮代办”的“五个办”服务模式,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此外,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积极开展“身边好人”、“道德模范”、“星级文明户”、“洁美家庭”等创建评选活动,用身边的人讲述身边的事,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该村卫生室由通用汽车公司通过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修建,由村医汪守云值班,做到“小病在家治”,全村公共服务和医疗卫生均得到了保障。
名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名山区将积极推广中峰镇朱场村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好的方法和经验。全区上下将继续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美丽化、农民富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