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三农新闻网凉山讯(通讯员 王飞 陈宏)有一种和美乡村叫“清廉村居”,有一种乡村善治叫“党建引领”。自清廉凉山建设工作开展以来,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的“清廉村居”示范创建工作“繁花过后结硕果”,“筑底强基、立体监督、正风清淤、文化养廉”四措并举,推动实现“干部清正、村务清爽、党(干)群清和、民风清朗”,以充分的党建引领充分赋能乡村“五个振兴”。
会理市红军长征过会理之会理会议纪念地、红色文化研学基地
党建强基,治理有效。市农业农村局始终坚持“党委(党组)牵头、党群共建、党建引领”工作主线,着力构建“六有(有硬核组织保障、有充分党建引领、有长效廉政监督、有长远发展规划、有优势主导产业、有特色清廉文化)”的乡村治理体系。市农业农村局严格按照2022年制定的《会理市关于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的实施方案》有序有力推动创建工作,通过县(市)-乡-村党建对接机制,将市级部门加强组织建设的成熟经验带入乡村基层,以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切实推动基层组织转作风、提效能。同时,市农业农村局充分整合局党建办、局农技推广服务专家团、市民政办、年度农业重点项目及专项资金等优势资源下沉乡村基层,全力确保乡村组织、人才、产业、生态、文化等“五个振兴”的补给及时、支持有力。目前,全市共计打造了城北街道三元村、古城街道东升社区、彰冠镇古桥村和万红村、鹿厂镇银坡村等5个“清廉村居”创建行动先行示范村(社区),为全市树起了创建高质量“清廉村居”的好样板,并先后组织其它乡镇(村、社区)到先行示范村观摩学习10余场次,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会理市清廉文化主题宣传景点(彰冠镇古桥村)
创新为纲,清廉走实。会理以制度建设为重抓手,持续强化“小微权力”常态长效监督,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微权力”监督流程。结合市域各乡镇(街道)实际,会理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村(社区)组织权力事项进行分类梳理和深入研究,将“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村(社区)“三务”公开、村集体“三资”管理、社区工作准入制等4大类21项“小微权力”事项具体归纳整理,制作成为简单明了、通俗易懂的村(社区)小微权力清单运行管理流程图,并印制成册派发各市级相关部门及20个乡镇(街道)、165个村(社区),全市总计派发420册。同时,为创新监督提效能,会理率先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合理设置资金监管、固定资产监管、资源监管、经济合同监管等要素模块,以“互联网+监管”现代化技术模式实现村级账务、资金、资产、资源等高效闭环管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数据的公开更加及时透明,线上线下同步大大拓宽“三资”监管的覆盖面和提升实际监管质效。一张“流程图”、一个“监管平台”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乡村治理,有力推动监督网络向乡村末梢纵向延伸,构建起全方位、无死角的长效监督网,切实筑牢乡村廉洁根基和权力运行的“防火墙”。
会理市鹿厂镇银坡村农耕文化展馆里的清廉文化宣传栏
廉润村居,实绩做实。创建行动开展以来,县、乡、村三级联动开展了多次“县乡(村)党建对接指导、主题党课宣讲、廉政谈话提醒、阳光问廉坝坝会、廉政入户访谈”等务实活动,扎实有力推动清廉文化根植乡村、走心入脑。各乡镇(街道)着力打造“清廉村居”示范点,一大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清廉文化宣传出现在村两委宣传栏、村民集中区、乡村休闲文娱中心、乡村旅游景点,甚至在村史馆、农耕文化展馆、田间地头等处也能看到文化倡廉的相关内容。基层党建聚焦深化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乡镇(村、社区)的“好家风、好家训、好家规”和“红黑榜”大张旗鼓的公布于众,持续推动开展洁美家庭和好家风好家训评比活动,选树了一大批群众身边的好典型,以标杆榜样引领一方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有力推动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干事创业、遵纪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良好农业生态加快形成。近年来,全市20个乡镇(街道)先后打造了40个省、州、市(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催生了益门镇龙泉村核桃主题公园、龙肘山景区、会理会议纪念地、铁厂红景区、城北街道三元村三元里(村集体经济)、彰冠镇古桥村田园综合体景区、会理石榴文化展示中心、鹿厂孜莫拉石榴酒庄生态园(3A景区)、小黑箐镇茭白主题公园、绿水镇肉牛产业研学基地等一大批一二三产业、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会理人民在和美乡村生活、在画卷般田园劳作、在家门口创业致富,大家幸福感满满。这场“以廉正心、以廉提能、以廉促干”的革命取得了阶段性胜利,门好进了,事好办了,党群干群更齐心了,干事创业的干劲更足了。会理市“清廉村居”建设风劲正扬帆,今日乡村清风拂面提振精神,“廉”润村居聚民心,乡村振兴未来可期!
会理市组织各乡镇全覆盖召开干部集体廉政谈话会(关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