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才支撑,城乡融合也需要人才回流。5月7日下午,富顺县召开推动人才下乡工作部署会,安排部署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下乡、“银龄计划”队伍下乡、城市人才队伍下乡重点工作,持续推动、引导各类人才下乡,为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开辟城乡融合发展新通道。
据悉,三支队伍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城市人才服务乡村振兴作用,以“专业技术人才赋能乡村振兴行动”为抓手,统筹管理使用县内专业技术人才,推行教师“县管校聘”、医疗卫生人才“县管乡用”“乡聘村用”工作,引导人才合理有序向基层一线流动;发挥退休教师、退休医生、退休农技人员、退役军人等服务乡村振兴的作用,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贡献“银发智慧”和“银发力量”;组建城市人才库,将有意愿下沉、有一技之长、有农村情怀的城市人才进行全面摸底、入库管理、动态更新、常态考核、定点选派,吸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农业企业等领域人才,结合镇村实际下沉基层开展乡村发展规划指导、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乡村产业引进培育等。
会上,向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研究员钟顺清颁发了农业技术推广“首席专家”聘书,还首次面向20名乡村人才发放“新农人卡”。据了解,“新农人卡”分为A、B、C、D、E 五类,分别对应技术指导类、经营管理类、市场营销类、生产技能类、文化旅游类五大类人才。“新农人卡”服务和优惠内容涉及政务服务、医疗健康、安居保障、交通出行、参观旅游、亲属就业、子女教育、生活服务等方面,乡村人才还可根据评选的类别享受特色条款。
作为20名乡村人才之一的伍从春先后在长滩镇、怀德镇承包土地从事种养殖业,分别成立富顺县麻状元种养殖家庭农场和富顺县麻状元贰家庭农场,为乡村人群提供就业岗位,带领当地乡亲们在家门口就有事情做,就有钱赚,来农场务工人员人均增收五千元以上。他还通过“线上+线下”模式把富顺花椒等农产品卖向了全国各地,实现了产销一体化。领取到“新农人卡”的伍从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领到这个‘新农人卡’,心情十分激动,这既是对我们农民的一种认可,也是对我们农民的一种特别的关心,让我更有信心把这个产业做好,带动身边更多的老百姓一起在农村创业!”伍从春说。
据了解,富顺县聚焦粮油提质、农村电商、农旅融合等领域,在全市率先制定出台了《富顺县乡村人才认定标准》,将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田秀才”“农创客”等分为5大类、18小类,细化40条评价指标,激励更多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并配套出台《富顺县“新农人卡”管理办法》,解决乡村人才的“关键小事”。
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杨建在会上表示,鼓励和引导人才下乡是为了更加有效服务发展、服务群众,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让人才资源与乡村发展需求“双向奔赴”。人才下乡要为乡村振兴献计献策,既要帮乡带乡,更要留乡助乡,要成为新时代的新农人。“好的环境是人才干事成事的重要保证,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在做优服务保障上用心用情用力,让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后顾无忧。富顺县将全力强化人才下乡服务保障,在高效落实‘怎么做’上创优干事环境。”杨建说道。(供稿:富顺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