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她靠小板凳蹚出脱贫路——记身残志坚、奋力脱贫的郭素兰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2-18

    记者 侯冲
    【人物名片】

  郭素兰,资阳市乐至县放生乡甘家店村村民,2018年全省脱贫攻坚奖奋进奖获得者。身有残疾的她,身高不足70厘米,行动只能依靠一个小板凳。可是,郭素兰硬是靠着小板凳蹚出脱贫路。

image.png

资料图片

    【先锋事迹】

  近日,记者到达甘家店村时,郭素兰已等在路边。回家要走十几米的上坡路,郭素兰靠小板凳“蹭”了1分17秒才到家门口。
  病是一岁左右落下的。“那时候她脚板痛,因为还不会说话,只知道哭。”郭素兰的母亲回忆说,当时农村医疗条件不好,耽误了治疗,导致郭素兰长不高,行动只能依靠小板凳。
  20多年来,郭素兰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近几年,母亲先后被查出患有气管炎等多种疾病。为给母亲治病,她开始养殖肉兔。
  兔笼位于老房子的院坝里,分为三层。每次喂兔子,郭素兰都要先“蹭”到笼前,通过小板凳一点点挪到高一点的塑料椅上,再蹲在椅子上,从身边的桶里舀起一杯饲料,放进最高层兔笼里。接着再喂第二层,最后是第一层。
  第一次养兔时,由于缺少技术,兔子基本都死了。郭素兰不服气,听说同村的廖和平养得好,她硬是拎着板凳“蹭”了半天去他家里“取经”。
  如今,靠着一位亲戚送的一辆电动代步车,郭素兰可以去远一点的地方了。记者采访当天,郭素兰还到邻村学习了养殖技术。
  对于学习,郭素兰不放过任何机会。镇上搞养殖培训,她便会早起两个小时,把兔子喂饱、家里收拾好后,骑车去参加培训。虽然不识字,但关于养兔的技术,她都一一牢记在心。
  目前,郭素兰养殖肉兔40多只,她正计划着扩大养殖规模,“至少养殖规模要翻倍。”
    【记者手记】

  虽然行动不便,但郭素兰从来不让自己闲下来。10岁开始,她就帮助村民照看孩子,养兔的同时,又自学十字绣。
  村里有人笑她“傻”,明明什么不干也会有人照顾,为啥还要起早贪黑,自找罪受?郭素兰却不这么认为。她说这点辛苦远远比不上小时候生病时的痛苦,“生活条件慢慢改善了,还一直接受政府帮扶,我自己都过意不去。”
  郭素兰闲不住的背后,就是这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从熬过重病到战胜贫穷,羸弱瘦小的身躯里蕴藏着巨大力量。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