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鹏 陈善军)“发展电商直播代销农产品,既能发展壮大村农业产业,也能培养一批直播技术人才,带动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近日,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凤鸣村党总支部书记梁洪林介绍。
近年来,武胜县深入落实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农村电商直播产业发展,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新动能,趟出了一条电商兴农、直播带农的新路子。
全面化党建引领 织密电商直播组织网络
扩大组织“两个覆盖”。坚持“党建引领+属地管理+行业指导”工作思路,联合商务局出台《电商直播行业党建工作实施办法》,建立以行业党委为核心,组织联建、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一核四联”的工作模式,成立电商直播行业党委1个,电商直播党支部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3名,40余名党员纳入党组织规范管理。
强化党员先锋引领。发挥村级党组织和行业党委联动作用,打造党员主播直播间1个,党员直播示范岗3个,主动“亮身份、亮承诺、亮服务”,通过直播间开展乡村文化宣传、土特产推介、农产品销售等活动60余场次。
创新红色直播模式。探索“互联网+党建+红色文化”直播模式,开展“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岩精神”“党课开讲啦”等直播活动12场次,实现直播到哪里,红色教育和农产品销售跟进到哪里。组织农业、文旅、金融、司法等单位党员干部参观学习600余人次,推出直播农技教学、文旅宣传、金融税收、法律讲解等暖心“服务包”,线上帮助企业、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2个。
集成化模式创新 延伸电商直播服务链条
健全直播服务体系。实行“行业党委+直播党支部+党员直播间+农户”工作模式,锻造农业种养殖、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依托武胜县农村电商直播中心,打造县级电子商务试点村2个,设立村级共享直播间5个,推动电商直播数字化、规范化。
拓展物流销售网络。建立“电商平台+销售点+物流”的流通模式,培育交易服务、物流服务等上下游配套环节,建成县级电商物流中转中心,辐射配套乡镇级电商物流中转分中心23个、村电商物流服务站276个,物流快递覆盖率达100%。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通过直播产业全链条发展,建立“农业企业+直播平台+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实现农民、企业、村集体三方共赢,网络销售大雅柑、桑枝菌等特色农产品2000余吨,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500万元。
多元化基础保障 构建电商直播发展矩阵
培育电商人才“生力军”。举办电商直播专题培训班5期,邀请高校讲师围绕短视频制作、网络直播带货、粉丝互动技巧等授课。累计培训学员527人,孵化本土村播达人30余人。积极发动种养大户、本土网红、返乡创业青年等群体充分利用自媒体、电商平台进行网络直播销售,提供零门槛、全免费工作指导,吸引100余人返乡从事电商创业工作。
筑牢政策支撑“压舱石”。出台《武胜县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扶持办法》,重点对“一村一播”、电商孵化基地、农民主播培育、主播创业金融支撑等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培育壮大电子商务经营主体。制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发展党员和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工作计划,引导优秀主播向党组织靠拢,培育直播带货“党员达人”20余人。
塑造示范品牌“新优势”。聚焦“打造一批有特色、有亮点、附加值高的电商销售品牌”目标,结合武胜特色和优势资源,与西南大学团队合作打造“武胜大雅柑·舌尖上的春天”“宝珍丝绸”等农产品品牌,依托央视、四川电视台等平台积极推动“武胜麻哥面”“毛哥火锅底料”等土特产品爆红出圈,不断丰富特色优质产品品牌矩阵。
“当前正值大雅柑集中上市的时间,为了应对市场需求的激增,这两天我们也加大了线上销售力度,增加带货主播的直播场次,我们有信心将线上流量变产品销售增量,帮助群众、业主、企业卖出更多的产品,推动老百姓增收致富。”广安市武胜县飞龙镇党委副书记邓娟说道。
据统计,2023年武胜县网上零售额5.52亿元,其中实物型网络零售额3.53亿元(本地农产品零售额1.11亿元),服务型网络零售额1.98亿元,一条以“新媒体+产业”为主抓手,“让手机变成新农具、数据变成新农资、直播变成新农活”,农产品插上“云翅膀”的“创新路径”正日臻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