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红 泽巴贡布 记者 杨琦)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康巴高原春雪融化,在甘孜县的田间地头,新农机驰骋、新农艺见效、新农人添力,正将大地“翻新”一遍,铺展甘孜“粮”辰“丰”景。
新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
在圣康田园综合体3900余亩的青稞地里,机器轰鸣、人流涌动,拖拉机、液压翻转犁、撒肥机、联合重耙、播种机等先进农业科技装备纷纷亮相,翻耕、播种和施肥等一气呵成。与传统春耕不同的是,此次上阵的新农机都搭载了北斗定位导航系统和作业监测系统,成为春耕战场上的“主角”。新农机高度参与春耕播种,不仅解放了生产力,还实现了春耕从传统向现代、从粗放向集约、从低效向高效的转变,为丰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农技与农艺相融合,传统与科技相碰撞。通过现场听、田里看、交流讨论、农技现场培训的形式,为种粮大户、专业合作社等端上了一场“农业科技盛宴”。特别是北斗卫星定位加惯性导航等技术的运用,就如机械装上了“天眼”。在州农牧农村局技术人员指导下,机械车手调转方向、松紧油门和刹车等,全部轻松搞定。
新农机全程机械化作业
据甘孜州农机推广服务中心主任正高级农技师高茂宏介绍:“过去甘孜县青稞生产主要以半机械化、人工为主,从2020年开始,我们就在甘孜县推广数字化、智能化农业技术和全程全面的机械化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显著提升了全州全程全面机械化水平;显著提升了‘耕、种、管、收’作业质量水平;推动粮食作物的生产由全程全面机械化,向高端化、智能化、智慧化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下的春耕“新把式”,悄然展示了传统农耕方式在新时代的变化,也呈现出乡村振兴的美好图景。
“圣康田园综合体是我县的青稞万亩高产核心基地之一,总面积3900亩。我们以这个基地为核心来引领国道317沿线14万亩的百里青稞画廊建设。”甘孜县农牧农村和科技局局长其格告诉记者。
圣康庄园田园综合体
据了解,下一步,甘孜县将结合“农牧再塑甘孜”工程,以乡村振兴为主线,以群众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高效发挥资源优势,大力推广农业“五新”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高质高效服务好农作物春耕春播和田间管理工作,全力为甘孜县乡村全面振兴、社会经济发展“添码助力”。(甘孜县融媒体中心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