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苏斌 肖华 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今年油菜花季,我们村每天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去年油菜花季办坝坝席200余桌,今年达到600余桌,全村老百姓人均增收1500元左右。”4月15日,广安市广安区花桥镇竹林村党支部书记文林告诉笔者,油菜花季带动了村民增收,实现了人人有事做、家家忙起来,百姓得到了实惠,乡村也更有活力了。
花桥镇于2022年6月被命名为省级百强中心镇,是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地之一。
2022年,该镇上万亩油菜花竞相盛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2023年,该镇积极谋划,在阳春三月举办“金色广安·春归花桥”油菜花季,开展农文旅系列活动,吸引游客赏花打卡。今年,持续近一个月的“金色广安·春归花桥”2024油菜花季于3月底成功落幕,活动共吸引游客70余万人次,带动了镇上百姓增收,油菜花成了花桥镇群众的“致富花”。
在花桥镇党委书记李林森看来,“花经济”之所以带来流量,离不开该镇近年来的快速变化。而这正是得益于2021年该镇开始的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
作为全国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乡镇,花桥镇近年来综改成效明显:全面完成高标准农田改造,实现两季耕种;于2022年转型打造万亩油菜园;改进人居环境,农房风貌提升,路灯等基础设施大量投入,增加了10.6公里的黑化产业环线路,“油菜花季”也正是依托于这条环线展开……花桥开始实现“田园变公园,农区变景区”,同时,该镇还吸引了一批科技人才。
笔者走进该镇综合农事服务中心看到,粮食加工、智能育秧、农机服务、数字乡村运营管理等功能分区清晰。在农机服务中心内,插秧机、旋耕机、收割机等农机设备整齐排列。“目前,全镇机耕机收面积超过93%。”李林森介绍,镇上还建成300余亩“稻田+”综合种养示范基地,依托稻田养殖小龙虾,农户收入持续增长。
“目前全镇综改基本完成,变化称得上脱胎换骨。”李林森说,下一步,该镇将投入使用“智能+”水产良繁中心,规划完善农事服务中心粮食仓储,提升育秧中心全自动化,并进一步总结推广综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