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通讯员 廖小兵 白裕秋 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宇君
“就在广安市广安区大龙镇,河畔草丛边实在是太出片了!”最美人间四月天,广安网友“咕咕咕在增肥”通过手机应用小红书发布了一则视频,收获众多点赞评论。视频画面里,四个孩童顺着渠江边沿的草地奔跑嬉戏,视线延伸向远方,碧草蓝天,恍如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场景与配色。
大龙镇坐落于广安城区东北部,因境内重峦叠嶂、蜿蜒如龙的大龙山而得名。大龙镇镇长唐建波告诉记者,今年是甲辰龙年,大龙镇因名字里带“龙”,格外受到游客关注。“我们也注意到了网络上大龙镇旅游话题的热度,后续将围绕本地传统农业产业,以及龙文化,开展主题文旅活动。”唐建波介绍。
如今,这个山水之间的川东小镇,不仅肩挑广安区粮食主产区、广安现代农业园区核心乡镇重担,还在做好农文旅融合文章等方面发力,努力打造广安市民的“诗和远方”。
广安区大地花谷景区。廖小兵 摄
建设塑形 家乡焕然一新
翻开《大龙镇志》的艺文部分,可以读到本地诗人杨宗润这样一首诗:“乡村妩媚焕然新,道路曲径车畅行。昔日乡村成绿海,而今秃岭挂青裙。”不难看出,当地人对于如今大龙镇的乡风镇貌,有着较高的满意度。
近年来,广安区响亮提出加强环主城区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在大龙镇建设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
去年,广安区决定实施大龙场镇提升改造,整合项目资金2340万元。改造内容包括:新建农贸市场、文体广场、道路,实施绿化亮化工程和房屋立面、店招改造等。目前,改造工作正在进行。
大龙镇通过7个月的精心谋划、全面投入,强力推进环主城区产城景融合发展示范带建设,产业兴旺、城镇繁荣、景观优美的融合发展目标正逐步实现。
场镇是农村人口的聚集点,场镇升级改造是乡村建设的重要一环。4月15日,已经完成部分改造的大龙场镇街道宽敞整洁、路面平坦。老旧房屋得到了修缮,外墙立面焕然一新,店招统一规范。
“现在我们大龙场镇正在改造之中,改造以后路面更宽,场镇更加整洁,来玩的人就越来越多,我店的生意会越来越好。”时刻关注场镇改造的大龙镇居民、聚龙饭店经营业主罗燕感慨颇深。
大龙镇黄坝村党总支书记陈平川介绍,目前场镇店招和绿化已经全面完成,后面将进行弱电入地和道路黑化,预计在今年底全面完工。
东西协作 川东也有“江南”
连日来,位于大龙镇光明村的浔栖江南度假区内人流不断,不少市民游客特地身着汉服,前来沉浸式体验“粉墙黛瓦、亭台楼榭,青苔石板、潺潺流水”的江南意境。
这里是浙江南浔与广安联合打造的东西部协作旅游重点项目之一。南浔是江南古镇的代表地,南浔古镇家喻户晓,对于具有江南水乡风格的文旅项目打造,经验丰富。近年来,两地精心谋划,推动极具江南风情的浔栖江南度假区落地广安。
“集聚酒店、餐饮、文创、民宿、乡村音乐等多种业态,每年带来数百万的客流。”广安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副局长杨建明介绍,今年,南浔、广安两地还升级合作,探索创新“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带动”模式,鼓励优秀文旅企业参与广安文旅开发,引入浙江先进经验,在广安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广安浔栖江南度假区的生动案例是浙川两地在东西部协作大背景下,以文旅项目建设推动发展的一个良好样板。”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对口工作专班主任郑峰表示,下一步,浙江、四川两省将持续深化文旅项目深度合作,通过开展文旅招商和项目推介,共建浙川政企交流平台,落实相关政策举措等方式,助力实现旅游业与住宿业、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多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