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金泉
这个春季,仪陇县双胜镇新民村柑橘种植业主高科林的烦恼减少了,曾经令他忧心的柑橘园杂草丛生问题,被新植不久的绿肥抑住了大部分。原来,他在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的帮助和指导下,正积极示范果园的“绿肥+”模式,以抑制杂草、改良地力、提升果品质量。
2022年8月,高科林从一个业主手中接手了700多亩的柑橘园,园子里种有耙耙柑、爱媛等经济效益较好的晚熟柑橘。然而,这个园子此前却疏于管理。高科林记忆犹新地说:“当时,园子里到处是杂草,树子都快死了!”
在接近一年的时间内,高科林都为果园的杂草问题一筹莫展。去年7月后,高科林的果园迎来了生机。南充市农业科学院土肥与资源环境所科研人员周泽弘参加了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他了解
到高科林的情况后,积极向国家绿肥产业技术体系南充综合试验站和四川省特色经作创新团队果园绿肥岗位争取了项目资金,购买了1000公斤光叶紫花苕、山黧豆等绿肥种子送给高科林,指导其示范“绿肥+”模式。
“业主在去年9月拿出200亩柑橘园示范种植了绿肥。”周泽弘说,“为了确保示范成功,我们还为业主提供了配套的果园绿肥轻简高效种植生产、果园绿肥水肥一体化管理、果园绿肥病虫草害绿色防控等关键技术,柑橘管护也更加科学规范。”
渐渐地,示范园的绿肥完全压制住了杂草的长势,高科林更加有了信心。于是,在帮扶工作队的指导下,他在新建的李子园也种上了绿肥。这个春季,他示范园里种植的光叶紫花苕、山黧豆长势喜人,光叶紫花苕盛开着满天星一样的紫花,山黧豆已相继结荚。高科林说:“现在已经基本没有杂草了。”
“绿肥不仅能以草治草,免去化学除草,节约了劳动力成本,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微量元素,进而使水果的风味更好。”南充市先发带后发结对帮扶仪陇工作队领队张鑫表示,“下一步,帮扶工作队将统筹各项项目资金,在仪陇数十万亩柑橘、花椒、桃、李等园区,推广‘绿肥+’模式,真正实现以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