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在泸州市纳溪区安富街道桂花村八社的香椿基地里,20多名当地村民正在忙碌,有些村民在牵线、有些村民在挖坑、有些村民正在栽种香椿苗,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我从去年以来,就一直在香椿基地上班,每个月要干20天左右,每天6—8个小时,能够挣到60—80元,一个月下来,能够挣到1200元左右。” 桂花村八社村民叶绪珍笑呵呵地给笔者算了一笔帐。
采摘香椿
顾家和挣钱一举两得
叶绪珍今年48岁,以前和丈夫何生华在外务工,由于去年8月要回老家照顾孙子读书,所以就没有外出务工了,何生华在纳溪附近打零工。
她刚回到家里,除了种点蔬菜、养点家禽之外,每天的空闲时间多,基本上都没有啥子事情可干。后来村干部在桂花村当家人微信群里发布香椿基地需要人员帮忙除草、施肥和管理香椿苗,每个月结一回工资,工资有1200—1600元左右。
“我认为我可以在香椿基地干活,把时间统筹安排一下就得行了,你先把孙子送到学校,我在家里把家务处理好,然后我就到基地帮忙干活,每天还有收入。” 叶绪珍和她老公商量。就这样,叶绪珍就通过村委会的协调,与泸州乾惠香椿芽种植专业合作社签定了用工合同,在现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开展香椿管护工作。
每天,叶绪珍早早起床,煮饭、扫地、吃早饭、送孙子上学……,把家里的家务活安排得井井有条,把家庭照顾的妥妥的。然后,又急忙赶到香椿基地干活。
在家门口就业一年挣1万多
每年2月底至3月底是香椿采摘季节,每颗香椿树上探出了尖尖的“脑袋”,嫩红的椿芽散发出沁人心脾的独特味道。
“最初的采摘期,每公斤香椿市场价可卖到150元左右,每亩纯利润可达7000元左右,在市场上供不应求。而加工的香椿酱除了销往国内市场外,还出口到了韩国、日本,市场前景相当好。” 桂花村党支部书记段然说。
据了解,桂花村香椿基地是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和泸州乾惠香椿芽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经营,现流转土地380余亩,流转金13万元左右,村集体公司每年收管理费6000元左右;今年已投产100余亩,收获了4000多斤香椿,主要发往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香椿基地为该村解决剩余劳动力100余人再就业,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收入。
“我在基地里干活,一年可以挣12000元左右。”叶绪珍满脸笑容给大家算了一笔收入账,
“按照现有的发展趋势,预计2025年春季,基地的香椿能达到产量每亩300至400斤,总产量在10万斤以上,预计全村村民可获收益120万元左右。”安富街道农业农村工作分管领导、人大工委主任杨波说。(供稿:纳溪区安富街道 肖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