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苏杭) 近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财政厅、省生态环境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林业和草原局、省测绘地理信息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明确,用3年时间构建起“质量可靠、标准统一、技术多元、服务有效、机制完备”的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实现“要素多、更新快、实效高、成本省”的“多、快、高、省”数据保障支撑目标。
根据方案安排,2024年为“夯实基础年”,按计划完成自然资源基础调查、专项调查、综合监测和分析评价,建成涵盖山水林田湖草沙整体统一动态的自然资源基础底版。2025年为“持续推进年”,初步建立起自然资源调查监测评价业务体系、技术体系、成果应用体系和制度体系。2026年为“全面提升年”,自然资源实景三维数据底座全面形成,自然资源主要地物地理实体和大模型基本建成,全要素动态监测逐步完善。
《方案》明确提出推进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业务体系建设、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成果共享应用体系建设、制度体系建设等4项内容。业务体系建设方面,开展自然资源基础调查和自然资源专项调查等“2项调查”,实施自然资源管理综合动态监测、常规监测、专题监测等“3类监测”,建立“1套分析评价体系”,确保“变化信息”向“成效问题”精准转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方面,加强遥感影像统筹和服务,加强智能变化识别与提取技术攻关,构建自然资源调查与核查技术流程,加强时空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推进并完成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技术体系建设试点、农用地内部地类变化及耕地种植属性监测技术研究两项国家试点任务。成果共享应用体系建设方面,推进成果共享和社会化服务,构建四川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1+3”应用场景,推进实景三维四川建设,选择成都平原、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黄河流域四川段、生态脆弱区、重大项目和采矿区等重点地区,开展实景三维应用场景建设,切实支撑耕地保护、国土空间规划实施、林草水湿管理、生态修复及地质灾害治理、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