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省内部分地方农村滥办酒席风气回潮 回村10多天 赶了20多场酒席
来源:四川日报 时间:2024-04-08

现状

以各种名目办的酒席盛行,酒席除婚丧嫁娶外,近一半是“重复酒”“无事酒”

背后
  村民反感之余还是得参加,既为了面子又因为家有留守老人和小孩可能有求于人

难题
  无论是政府治理还是村民自治,对村民办酒席多为引导、倡导和劝导,约束性不强

建议
  既要源头治理,也要突出自治,从根本上完善农村社区服务功能,解除后顾之忧
  (《四川党的建设》全媒体记者 蒋筱青)搬家酒、买车酒、修坟酒……近期,达州、泸州、巴中等地网友通过“四川省网上群众工作平台——问政四川”反映:今年春节以来,当地乡村滥办酒席风气回潮,且大多为“重复酒”“无事酒”,过多的酒席随礼让村民苦不堪言。
  情况究竟如何?记者就此进行了探访。

未命名-1.jpg

合江县白鹿镇楠木村在办酒席现场开展移风易俗宣讲。 合江县白鹿镇供图

不少村各种名目酒席盛行

大多为“无事酒”
  “前段时间回村才10多天,就赶了20多场酒席,有时候一天要赶三四场。”在达州万源市草坝镇某村,有村民告诉记者,在当地吃一场酒席,礼金少则200元,多则上千元,几场酒席下来,光礼金支出就近2万元。这些酒席除婚丧嫁娶外,近一半是“重复酒”“无事酒”,比如孩子满月、百天、周岁都要办酒,有人在外地买房买车也要回村办个酒席,“在外挣钱不容易,这种风气要不得。”
  在泸州市合江县白米镇某村,记者从当地一位村民口中得知,今年1月到3月,村里的各种酒席就几乎没有断过,其中一半以上为“无事酒”。
  “贷款买车也要办个酒席,这算什么?”合江县望龙镇的一村民同样很苦恼,因为随礼的事,他和父亲不止一次起了争执,“搞得谁心里都不舒服。”
  类似的情况在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以及周边村子里也很多。“以前搬家要办酒席,现在买房交个订金也要办,这谁受得了。”当地村民无奈地说。
  在巴中市通江县某村,村民告诉记者,近段时间来,村里办了不少建楼酒、修坟酒等。“这样酒那样酒,礼金都随出去1万多元。”该村民说,村里的老人平时省下的钱都去吃酒席随礼了。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达州市大竹县文星镇有村民反映,有的村民明明生日不在春节期间,却要选择在春节办生日宴;巴中市巴州区梁永镇有村民反映,前不久,自己和不少亲友收到某村民举办贺房酒的邀请,而这位村民“几乎年年巧立名目办酒席”……

反感之余为何又要参加?

既要面子又要维持关系
  过多的酒席随礼,增加了村民的经济负担。但反感之余,为何村民们仍选择随礼参加酒席?记者调查发现,村民们其实有自己的顾虑。
  面子因素是其中之一。“现在大家的收入相比以前提高了,自己不去参加酒席或者参加时看见别人随的礼金比自己多,面子上挂不住。”巴中市通江县某村村民告诉记者,在这样的风气下,他们村酒席的礼金标准年年攀升。“十年前,礼金大概是5元、10元,现在少则一两百元,关系好的要随上千元。”
  除了比拼面子,还有人则是因为家中有“留守老人”和“留守小孩”有求于人。多位受访者告诉记者,有村民因在外打工长期不在村里,但家中还有老人和孩子,担心如果自己不去参加酒席,以后家里遇到事,没有人来帮忙。
  泸州市合江县望龙镇一位村民说,自己长年在广州打工,家里只有一个快70岁的老父亲,担心家里有事村里没人帮忙,所以总是去随礼吃酒席,“想把邻里关系维持好。”

多地曾出台举措

为何“无事酒”仍难根治?
  经记者多方走访发现,对于“无事酒”,泸州等地曾有相应举措,比如发布《移风易俗倡议书》、加大对镇村干部办理酒席的监督等,遏制群众“人情负担过重”的现象。
  但多措并举之下,“无事酒”仍难根治,原因何在?
  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风气使然——家家办酒席、年年办酒席,村民随了礼,就想通过办酒席把随出去的礼金收回来,无形当中成了“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因为农村办酒席“有利可图”,对村民有较大诱惑力。
  巴中市通江县某村村民给记者算了笔账,“农村办酒席多是坝坝宴。猪是自己养的,菜是自己种的,只需要买些烟酒水果之类就可以了,办一场酒席的支出在一两万元,几乎没有亏的,还能挣回一些。”
  此外,无论是政府治理还是村民自治,对村民办酒席多为引导、倡导和劝导,约束性不强。
  合江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目前尚无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如何处罚村民办‘无事酒’的行为,我们主要采取宣传、劝导等方式进行治理。”合江县白鹿镇人民政府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倡议之外,乡镇一级做得最多的就是到村上劝导劝退。”

专家建议限制礼金金额

减少畸形习俗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郭金云认为,滥办“无事酒”是农村地区滋长的不良风气,不能放任不管,需要综合施策、系统治理。
  首先要挖掘根源、源头治理。“无事酒”背后折射出非理性的经济行为和不健康的交往方式,尤其是礼金越随越多,导致“情钱错位”的现象发生,催生了跟风办酒席的畸形习俗。治理“无事酒”根本上应该治理年年攀升的礼金,可以明确限制礼金金额。治理好高额礼金,才能让坝坝宴回归人情往来的本质。
  其次要突出自治。通过健全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理事会、乡贤联谊会等自组织体系,推动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比如,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制定红白喜事操办标准,明确哪些能办、哪些不能办,让村民心中有数。同时,推广积分制等激励约束办法,引导村民主动放弃举办“无事酒”。此外,还可鼓励辖区餐饮单位、乡厨队伍签署《不承接违规酒席承诺书》,共同抵制“无事酒”。
  还有专家认为,从根本上还需要完善农村社区的服务功能,解除留守老人留守小孩的后顾之忧,才能减少“不得不吃”等情况。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