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灿红
眼下,正值甘薯播种备耕时期。如何把甘薯种出高效益?近日,在西充县多扶镇桂花村,南充市农科院甘薯所联合西充县农业农村局,举行了甘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培训会,为50余位甘薯种植大户传授“致富经”。
当天,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和田间操作两部分进行,从甘薯优良品种选择、栽培技术、育苗技术、甘薯连作障碍缓解四个方面做了深度讲解。
甘薯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培训会现场。受访者供图
长期以来,受制于气候、品种和技术,我省鲜薯市场供应期较短,大大影响了甘薯的种植效益。在西充县,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南充市农科院甘薯所所长周全卢认为,目前急需完善从品种选择、育苗、提早移栽等关键生产环节的甘薯栽培技术,以实现甘薯提早上市,延长供应时间,从而解决这一制约甘薯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
据悉,在西充县,采用传统技术种植甘薯,一般在5至6月播种,10月底至11月收获上市。由于甘薯大量集中上市,导致鲜薯卖不出高价,效益不突出。加上10月至11月期间,频现阴雨天气,收获难度加大,且雨天收获的甘薯不易贮存。
为此,此次培训的重点,就是推广“甘薯早栽早收”技术。“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早’,将传统的种植时间提前60天以上,填补了6—10月本地鲜薯的空白,大大延长了甘薯的供应期。”周全卢介绍。
早收的前提是早栽。在田间培训环节,南充市农科院重点对单膜和双膜育苗技术进行了实际操作演示,并详细讲解了各环节的注意事项,回答了各业主在甘薯种植技术上的问题。周全卢介绍:“目前生产中最常见的是露地单膜育苗,我们更推荐使用双膜育苗、三膜育苗和电热温床育苗技术。与单膜育苗技术相比,这三种育苗模式可以将育苗时间提前到1月,3月即可进行大田供苗,实现早栽。”
近年来,在甘薯主产区,甘薯种植呈现连片大面积规模化趋势。受土地、种植经营习惯及倒茬因素制约,甘薯连作也越来越多,从而导致田块出现产量降低、品质变劣、发育状况变差的作物连作障碍现象。周全卢表示,这项技术还能解决品种多乱杂、育苗技术粗放、种植技术落后、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
西充县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西充县甘薯种植面积10万亩,近年来正在以甘薯为主打造全域有机农业,以桂花村为中心建设了“西充有机红薯产业博览园”。甘薯关键栽培技术的推广,对当地甘薯高质量发展将非常有利。
南充市农科院副院长夏友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培训,提高甘薯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尤其是在育苗技术上,通过当地育苗,可以减少异地调苗带来的病虫害风险,确保甘薯安全生产,促进西充甘薯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