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特约通讯员 邱海鹰)春分时节,在华蓥市阳和镇蔡家湾村,连片被农膜覆盖的温床,把田园点缀得生机盎然。“这些温床内,有的是水稻,有的是玉米,培育的全是种子。”在现场专门负责管理的技术员说,“这一片,足足有300多亩。”
据介绍,华蓥市通过“村集体+大户+订单+技术服务”模式,在蔡家湾村实施水稻、玉米种苗集中培育,以此实现育苗产业订单化、多元化、科学化。“订单化”育苗,即采用“预售+拼购”模式,目前已有203个单位下单;“多元化”选择,即根据客户需求选择种类、品种,今年推广的“稻香杯”优质品种,共实施了优品育苗7个;“科学化”管理,即组织农技员4名,深入一线,全天现场支招,实现科学种田、精细管理。
“集中育苗,不仅解决了农业生产过程中农户育苗技术不完善、秧苗质量不高、成活率低等问题,而且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高效发展,促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华蓥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