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余友 程晋 记者 刘佳
“盼了很多年,终于能吃上青衣江的水,太高兴了!”1月31日,家住丹棱县杨柳街的居民陈农玉内心无比激动。当天,丹棱县在县城大雅广场举行“眉山市全域安全饮水‘引青入丹’工程通水仪式”,现场载歌载舞,一片欢声笑语。
“引青入丹”工程,即引青衣江水入丹棱。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丹棱县地处两江(青衣江和岷江)分水岭上,县境内无大江大河,我省当时就曾提出“引青入丹”,但因技术、财力因素止步。
资料图片
投资1.6亿元解决群众用水“心病”
在过去,梅湾水库是丹棱县唯一的饮用水水源地,是上世纪70年代大兴水利时建造的人工湖,大多数群众的生活用水、农田灌溉等都是从水库取水。
“一到旱季,水库水位下降,水量大量减少,而且水质很不稳定。”丹棱县双桥镇梅湾村党支部书记刘光武说。水量长期不足,水质不稳定,成了丹棱广大群众吃水用水的一块“心病”,也成了丹棱经济社会发展道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不能望江兴叹、筑坝打井,必须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的吃水问题。”丹棱县县长黄秀航坚定有力地表示。
2018年,丹棱县启动建设“引青入丹”工程项目。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总投资1.6亿元,从洪雅县青衣江亭子山取水口下游100米处取水,取水规模 3万吨/天,新建管径DN600的输水管线23.4公里,途经洪雅县6个村及丹棱县7个村,通过加压后输送至丹棱县供排水公司,经过处理后直接输送到群众的家里。
该工程的方案从测绘、地勘,到专家设计、预算,再到开工建设,创造了90天安装近23.4公里管道的奇迹。另外,工程涉及取水口及泵站、输水管道、净水预沉池及相关附属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为了让丹棱广大群众在新年到来之际,喝上青衣江水,工人们 ‘白+黑’连轴转,管道安装进场后,10多个工段同时干,确保了按期完工。”该项目负责人刘志鸿说。
“‘引青入丹’工程是我们全市的重点民生工程,也是全县老百姓多年的期盼。作为丹棱人,我们绝无二话,全力支持!”丹棱县狮子村党支部书记邓树华全程参与了管道从该村通过所占用土地、农作物的相关征地协调工作。
成功通水惠及12万群众
“新水源地及引水工程成功建设通水,将惠及城区及周边12万多名人民群众。”丹棱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负责人谌德友告诉记者,“梅湾水库也将作为我县的备用水库,全力保障全县人民群众的用水安全。”
清洁、安全、充沛的饮水,实现了丹棱人的一个梦想,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的执政理念和民生情怀。
“确实没有想到,这么快就能够喝上青衣江的水。”该县杨场镇狮子村村民瞿加福感到很惊讶,3个多月前,他积极地移植了自家的果树,配合工程建设。
“青衣江的水引到丹棱,方便了我们生活用水,尤其是夏天的用水高峰期,再也不用担心会停水了。”该县大雅社区万景小区居民张虹艳说。
据悉,2018年以来,丹棱县委、县政府以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为载体,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力度,在保证质量的情况前提下,不断加快工程进度,件件民生项目按进度推进,一幅幅美丽的民生图景不断展现在全县群众眼前,为推动“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