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攻坚深度贫困县 高寒牧区饮水来
来源:四川三农新闻网 时间:2019-01-30

    (四川农村日报记者 吴平)省水利厅日前下发通知,开展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技术帮扶,成都、眉山等13个市水务局抽调共计78名熟悉农村饮水工程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及管理的业务骨干,分派到阿坝、甘孜驻州帮扶,以及凉山州11个深度贫困县驻县帮扶。
    阿坝州水务局总工程师龚智成介绍,阿坝州纯牧区和半牧区高半山海拔基本都在3000米-4000米、冬季气温零下20℃,极端低温在零下30℃,使得常规供水系统在冬季“失灵”。要让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在2020年之前较为彻底地解决安全饮水问题,骨干人才和技术支持尤为关键。

资料图片

    一吨成本10多元 高原供水挑战多
    1月15日-19日,阿坝州水务局在金川、壤塘、阿坝、红原、黑水5个县,入户调查了16个乡 (镇)20个村86户贫困户36户非贫困户的饮水安全。“问题集中在水源保障不够,尤其在稳定性、性价比上。”龚智成举了下面几个例子:
    随着气候变暖、年降水量走低等影响,阿坝县某乡地表水已经不能满足取水需求,最早打5米的钢管井,后来换10多米的沉井,如今只有用50-60米的机井才打得出水。
    沉井、机井取水一次性投资高,且有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等风险隐患。黑水县双溜索乡雷大碉村冬季3个多月水源无水,经省水科院现场勘测,只有采用三到四级泵站供水的方式,测算每吨水的成本要十多元钱,对农牧民来说是难以承受的。
    为了解决龙日坝党工委、安曲镇两个村以及机场5500名常住人口及部分流动人口的饮水,红原县龙日安曲供水工程在长江黄河分水岭达格则取水,引水、供水管道长达100多千米,投入资金3520万元。
    此外,后期运行管护难度大。工程建成移交使用后,维修养护经费无保障。壤塘县吾依乡修卡村德拉寨,先后实施饮水工程三次,总投资56.4万元,修建蓄水池30立方米,供水管道6千多米,解决45人安全饮水。

红原县冬季维修供水工程

    打响人饮攻坚战 技术力量先行
    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显示,近年来,四川彝区藏区累计落实饮水安全中央和省级资金6亿元,解决了26万贫困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受益人口达到63.7万人,但仍有11.34万贫困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45个深度贫困县还有21.98万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需要巩固提升,已脱贫人口也迫切需要“回头看”“回头帮”。
    比繁重的建设任务更加棘手的,是彝区藏区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前期工作进展缓慢。“工程建设都是一环扣一环的。”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李晓鹏介绍,质量监管人员匮乏,工程就进展不下去,投资效益难以体现。一些已建项目也没有达到最初的效益和目的,原因包括资金下达未完全到位、规划调整等,系统性较差。
    为此,省水利系统帮助凉山州编制了饮水安全、五小水利等专项规划,在累计向彝区藏区派出各类驻地帮扶干部200余名的基础上,成都、南充等13个市和厅直相关单位又派出78名技术帮扶和调研帮扶人员,在为期一年的驻地工作中,力争实现2019年底前基本解决,2020年底前全面稳定解决饮水安全这一目标任务。

水利工程材料艰难转运

    兼顾短长期发展 工程人才两手抓
    水利高级工程师陈开武认为,高原冰冻区的饮水工程在技术上尤其要一丝不苟,供水管需要穿越冻土层,根据海拔高低不同要深埋在70厘米-100厘米以下;裸露在外的部分可以用泡沫材料等来保温……在规划设计上,可综合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采取集中供水。
    在本次技术帮扶中,省水利厅着重强调要对当地水务工作者开展“传帮带”,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饮水安全技术队伍。
    不只是农村饮水安全,藏区彝区的水土保持、防汛减灾、农业灌溉等水利发展,都普遍存在基层水利部门机构不健全,专业技术力量薄弱,工作经费难以保障,工程建设重建轻管等问题。通过饮水安全技术帮扶,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骨干交流、培训制度,培养出深度贫困县的内生动力和良性发展机制,将具有更深远的价值和影响。
(阿坝州水务局供图)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