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村日报讯 陈小芳)春日里,别处都在忙耕忙种,他们却在忙采收。2月27日,正忙着采收芽菜的高县庆符镇葛藤村村民赵志敏乐呵呵地说:“种芽菜时间短、产量高,一亩地至少收入2000元。我们是签了合同的,菜种出来在村里就卖了。”
葛藤村地处偏远,桑、茶产业是该村主要支柱产业。在该村,2023年冬季种植芽菜的农户除了赵志敏外,还有杨斌等129户农户。
种5亩芽菜,就收入了1万余元。良好的经济效益让杨斌脸上笑开了花:“现在收菜正合适,过几天把菜地耕了,再种苞谷、豆子,秋天又是‘两熟’。”
“一亩地要收3吨多芽菜,能卖2000元左右。仅此一项,我们村的130户村民至少增收30万余元。”葛藤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钟宝说,2022年该村和宜宾芽菜公司签订合同,70余户村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利用“冬闲田”“冬闲地”种植了近100亩芽菜。因为“订单”保底收购,村民只管种,不愁销,得到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种芽菜的积极性普遍高涨。2023年冬,全村芽菜种植面积增至200亩,并辐射带动周边清溪、泡桐、永联等村村民发展芽菜种植100余亩。
在高县,像葛藤村这样利用“冬闲田”“冬闲地”、桑园空隙地等发展“订单蔬菜”的村还有很多。近年来,高县大力推广“粮+菜”“桑+菜”等复种模式,引导村民充分依托村集体公司、县内外蔬菜加工企业,利用粮食、桑叶收获后田地“空闲”之机种植蔬菜增收,种粮种菜两不误、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