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内江东兴区:一株天冬如何“链”起百亿级产业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4-02-06

新华社记者 董小红隆冬时节,寒气袭人,记者来到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的天冬产业园,只见一排排天冬苗郁郁葱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50岁的村民李梦菊每天一大早都要先到地里看看天冬苗的长势,把被风吹开的地膜仔细盖好,然后再走路去附近的青台村天冬共享工坊上班。
  在工坊里,天冬被倾倒在流水线上,淘洗、蒸煮、剥皮、分流、自动包装……经历一道道工序“打磨”,天冬的粗加工程序就完成了。

未命名-1.jpg

天冬系列产品

  李梦菊和其他村民一起,负责天冬剥皮后的人工检查,将少量残存的天冬皮挑拣出来。“主要靠熟练,干一天能挣70元。家里还有几亩地也流转出去种天冬了,等明年收成后,预计一年一亩地至少能挣2万元。”李梦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现在,她打算让常年外出打工的丈夫也回来,一起在家干活挣钱,“不比外面干活收入差”。
  青台村属于川南浅丘地带,此前,村里产业薄弱,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很多山坡上的土地因而成了撂荒地。2020年,村里开始着力扩大天冬种植规模,先整理出了一批山坡上的土地实施“天冬+粮食”复合种植模式,一块土地种植两至三种农作物。“天冬喜阴,可以套种高粱、玉米等农作物,既保证了粮食产量,又能增加经济效益。”郭北镇党委书记周兵说。
  周兵告诉记者,内江种植天冬历史悠久,天冬作为当地的道地药材,如今正在形成规模化效应。“每年一亩地大概能采挖8000斤天冬,除去成本,每亩地纯收入约为2万元。”周兵说。
  近年来,天冬种植让村民看到了盼头,也吸引了不少外地打工的村民回流。“这两年,大约有800名在外打工的青壮年主动回来,参与到天冬种植中。”周兵说。
  记者了解到,目前内江市仅东兴区就有40余个天冬种植基地,已种植天冬5万余亩,以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提升了农村增收致富的“造血能力”。
  除了粗加工,关于天冬的育苗、产品研发等一系列产业链也初具雏形。
  走进位于内江市的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天冬育苗组培车间,宽敞明亮的组培室里,一瓶瓶天冬幼苗娇嫩欲滴,生机勃勃。
  “目前,我们已经和20多家科研机构开展了合作,将加快促进天冬优质幼苗的培育和相关产品的研发。”四川天草润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汪东海说,他们已经研发出了天冬膏、天冬饮料、天冬面膜等产品,未来还将针对天冬的药用价值,研发更多产品。
  目前,内江市正在把天冬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抓手,创新探索育苗、种植、加工、康养旅游等一体化发展模式,力争打造以天冬为核心的中医药大健康百亿产业。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