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映江 邹星雨 记者 侯东)晒干、清理、切片……这两天,走进广元市昭化区茯苓产业园,工人们正对最后一批茯苓进行采收,并将加工成茯苓面、茯苓饼等产品销往市场。
“这段时间,我们正在赶制近10吨的茯苓面订单,下周就会送到客户手中。”广元市佳华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商婕介绍,“同时,我们还与华润三九、广元赤健等省内外知名制药厂紧密合作,年可实现年产值2000万元。”
茯苓产业是广元市昭化区森林粮库主导产业,年稳定发展面积达8000亩,当地以东西部协作为契机,与成都中医药大学、浙江林科院等科研院所深化合作,形成了从种植、精深加工到推广销售的标准化生产线,产品附加值不断攀升,年产值也从2014年的80万元增至7100万元。
不只是茯苓,昭化区还科学、立体、多维向森林“要”收益,中药材、土鸡、林菌等林下特色种养殖蓬勃发展,预计到明年底,全区中药材面积稳定在10万亩,总产量达3.65万吨以上,实现综合产值4.54亿元以上。
昭化区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元明表示:“我们围绕全区124万亩林地资源,全域推行以‘松林+茯苓’‘柏林+淫羊藿’‘柏林+虎杖’等立体复合种植模式,持续延长产业链条,做实深加工产品,已累计开发出茯苓面、灵芝孢子粉等系列产品30余种,带动了36000余人聚集产业链,实现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