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二维码

关注公众号

市州频道: 成都 绵阳 眉山 泸州 南充 广元 雅安 达州 广安 宜宾 遂宁 乐山 内江 自贡 巴中 资阳 德阳 攀枝花 甘孜 阿坝 凉山
德阳罗江区白马关镇合圣村:以工代赈 解难题惠民生
来源:四川经济网 时间:2023-12-25

(文兵 记者 闫新宇 张恭浩楠)近年来,德阳罗江区白马关镇始终坚持以经济稳定增长为首要目标,把以工代赈政策作为具体抓手,切实解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难题,不断激发群众增收致富内生动力,实现产业增产增效与群众增收致富双赢。

便民利民,服务群众,筑牢乡村振兴根基。白马关镇合圣村主要为浅丘地貌,主导产业为青花椒种植产业,现有青花椒产业5000亩,存在灌溉难、出行难、运输难“三难”问题。罗江区2023年以工代赈示范工程主要内容为整治沟渠4.7公里、堰塘2口,新建蓄水池10口。该项目的建成将有效解决本村的“三难”问题,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最后一公里”。

就近务工,增加收入,激发乡村致富活力。“以工代赈”项目实施以来,合圣村多次组织劳动技能集中培训,最大限度发挥“以工代赈”“志智”双扶、“鱼渔”双授的功能。项目实施以来,共有680名当地群众在项目务工,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项目的实施既增加了群众收入,又提升了群众劳动技能。真正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家门口”增收。

群众监督,提高效率,完善人员退出机制。以工代赈,带来的不仅仅是工资收入的增加,当地在实施过程中,采取“村民自建+全过程监督”模式,着力保障施工效率。由于报名务工群众人数众多,务工需求量大,难免出现窝工现象。为有效避免窝工,合圣村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议,探讨完善退出机制,制定窝工人员退出方案,由务工群众相互监督,对工作积极性差、对施工质量和进度造成不良影响的工人实行一次谈话、二次警告、三次退出施工队伍的管理措施,在充分保障务工群众利益的情况下,提高施工效率。

在实施以工代赈项目过程中,合圣村充分学习千万工程经验,采取以工代赈-村民自建方式,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从制度层面发挥群众优势,实施优质项目,达到群众增收目的,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展开评论(0) 分享链接:
推荐资讯
X
您确定要退出登录?

独家运营:四川成农网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蜀ICP备18034246号-1

copyright 2017,sc3n.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